//游旻峰
儒學思考
仁,離我們不遠,能自我達成,但卻又不容易。
#孔子論仁-1
論語-顏淵-1(節錄):
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請教什麼是「仁」。
孔子說:「克制自己的私慾,遵守禮法,就是仁。天下的人都克制自己的私慾,遵守禮法,那天下就歸於仁了。要達成仁,靠的是自己,難道還能靠別人嗎?」
顏淵說:「請問該怎麼做?」
孔子說:「違反禮法的事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
孔子時代的禮法包括大量的法律、行政規定及道德等,而其仁的要求就是一一地去尊崇、遵守這些規定。
套用到現代生活的話,遵守法律自然是必須的,在交通時不搶黃燈、闖紅燈,上班上學不無故遲到早退,不要偷懶滑手機,出門回家和家人打聲招呼,不要熬夜影響身體健康....等等。
雖然我們都做得到,我們也知道這樣做對自己和其他人都好,但要一直實踐,難。
連孔子也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弟子中只有)顏回能做到三個月心中不違反仁道;其他人,衹能數天到一個月而已。」
//秦村
自己守吧不要強施於整個社會。我們現代社會秩序有法制。
//游旻峰
秦村 「仁」本為自我修養。
//Lung Lo
秦村 沒錯,法制社會的基本原則就是「惡法亦法」。
最近有部美國電影「詐欺女王」(台灣譯名),就明白的展示,如何運用法律,讓國家保護你的權益,合法的賺取不道德的錢。
//秦村
Lung Lo 世上沒有任何事物是十全十美的,但現代法制是以保障每一個體的平等權利為基礎的,這是其合理與公平的地方。仁倫卻站在了相對的立場同民主社會的目的有抵觸。
//游旻峰
秦村 仁是守法守紀,覺得有抵觸是你研究得不夠透徹。
//秦村
游旻峰 無論社會現實與儒家經典「論語」都可以看出來。論語上說仁的根本在於孝道,「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道中的人倫在權利上是不平等的,地位越高權力也越大,這是所謂的尊卑長幼有序。
//游旻峰
秦村 等等,地位高本來權利就大啊,哪怕是民主社會,你的權利是跟總統一樣嗎?
//秦村
游旻峰 你說的是職責分工而不是人的權利。有能力也可以競選總統這就叫權利平等。本質上不一樣。
//Lung Lo
秦村 你說的真好啊!所以港版國安法,就是為了保障香港每一個體的平等權利為基礎的。
//秦村
Lung Lo 你的邏輯不通。政治條件不是仁與法的本質問題。
//Lung Lo
秦村 你好奇怪喔,你不是支持法制的嗎?
所以港版國安法,你應該要支持的啊!
//秦村
Lung Lo 支不支持港版國安法同討論仁與法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你的邏輯理性水平不高。
//Lung Lo
秦村 好奇怪喔!難得看你對法制也有懷疑的時候。
//秦村
Lung Lo 法制同法律條文內容又是兩個不同概念,質疑法律內容並不等同質疑法制。你還是邏輯理性的水平問題。
//Lung Lo
秦村 你自己也承認的啊,「惡法亦法」!現在又說別人邏輯不通。
還真不知道是誰邏輯不通呢?
//秦村
Lung Lo 「惡法亦法」是你說的。你把討論的問題轉移還是邏輯理性問題。也可看出一個人的品格與文明進化的水平。
//游旻峰
秦村 那就回歸春秋乃至於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的問題了,沒有社福、孤兒院等機構的存在下,一個孩子不可能在沒有長輩的情況下被拉拔長大,所以長輩那方是先付出的一方,孝則是回報的方式。
//秦村
游旻峰 那是前現代社會。只向後看社會難以進步。當然人有選擇的自由。
//Lung Lo
秦村 自己不敢面對港版國安法的法制精神,只好指摘別人了。哈哈😄
//秦村
Lung Lo 港版國安法是中共故意針對香港而制定的,這是香港政治幼稚的必然结果。
//游旻峰
秦村 限代社會的禮法已經改進了,父母棄養施虐者,子女可以不與奉養,父慈才有子孝。
仁是遵守秩序,因此有其價值。
//秦村
游旻峰 歷代專制統治者都欣賞此秩序。這也是今天中共也重拾儒家倫理道德的原因。
//Lung Lo
秦村 現在你又不想要法制了。哈哈😄
//秦村
Lung Lo 法制同儒家倫理秩序是水同油的關係。
//游旻峰
秦村
1、好東西不會因為被某些人用了變成壞東西。
2、遵守秩序跟法治怎麼又不一樣了。
//秦村
游旻峰 你不懂倫理秩序同法制秩序的分别是學術水平問題。你們這種文化水平只配被管治,不是英國人就是中共。
//游旻峰
秦村 好喔,講不過就開始亂嗆了,你就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跪洋大人吧。
//秦村
游旻峰 又一個義和叔來了。儒教徒只配被治九七前後都一樣一群廢物。
//周善為
秦村 您是立破失準,進退失據。中共講儒家倫理正好,您大可以依據儒家思想評論港版國安法,替香港爭取民主自由啊。不是嗎?
//秦村
周善為 舉實例怎樣失據不要喊口號。
//周善為
秦村 那是您自己的功課。
//秦村
周善為 答得巧妙,這是玄學家的技巧。
//游旻峰
秦村 只有這點本事,難怪散文集不堪入目啊。
你的為人和學養在本次對話中敗露無疑。
在說不過、說不通時,只剩下無理的謾罵,而不會思考自己是否有錯,悲哀啊。
你或許是把自己視為法治因此而崇高,把儒家視為低下的踏腳石,然後以此獲得優越感。
現在優越感崩盤了只好撒潑大喊「我是高尚的人,你們都是奴隸」來維繫自己的自尊吧。
當你的理論不符現實時,你不是修正理論,而是要求現實改變(或捏造別人是奴隸的幻境),真的是,唉~
那種虛假的優越感和基於謊言的自尊,還是早點放下吧。🍵
//周善為
秦村 您多大年紀了?怎麼還沒養成,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的好習慣?
//秦村
游旻峰 讀者會判斷的了,放心!
//周善為
秦村君 您說,「論語上說仁的根本在於孝道,孝道中的人倫在權利上是不平等的,地位越高權力也越大,這是所謂的尊卑長幼有序。」
顯然,您是反對孝道的,且相當程度的誤解了孝道。
首先,包含孝道在內的五倫,目的是維繫五種基本的人際關係。重視五倫,即重視自己在社會中的人際關係。請問,這哪裡不合理性、不合邏輯?
克盡孝道,即維護孝道,即維護自己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並非為盡孝而盡孝,亦非放棄自己的獨立人格。
至於法律制度,未成年人是有法定監護人的。且其法定監護人,通常即為其父母。
換言之,法律意義上,未成年人是不具有獨立人格,及行為自主權的,其所享有的自由也是受限的。
這些基本常識都無,就來這裡大放厥詞,反對孝道,是您自己理性貧乏,邏輯不通吧!
//秦村
周善為 把倫理秩序同現代法制秩序混為一談正是儒生的習慣,這正是理性水平學術水平不高的表現。
//楊橘子
周善為是啊! 人己親疏 長幼有序是社會、 家庭倫常架構起來的人際規範...!
想公務處理時的對象除有法律保障弱勢外...一視同仁則具公平公正的原則!
//周善為
《論語‧衛靈公》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雍也》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故知,善者不二,仁者一體。世人天性,喜善厭惡,趨福避禍。
大家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善待,卻不知以不二本心善待他人,這是墮入三惡道之根本業因。
//Seabura Tora
這就是儒家偉大的地方,不只把仁深深刻在中國人的骨子裡,而是把「仁深深刻在中國人骨子裡」整句話深深刻在中國人骨子裡。
說到底他就是讓人覺得自己有仁、自己堂堂正正,於是愛中國。讓人只知道當中國人,不知道當人。
//游旻峰
Seabura Tora 你要不要把「仁」的意思重新讀一遍再來過?
//周善為
睜眼說瞎話,竟毫無自覺。
仁者,人之所以為人也。
自絕於仁,卻自認為是人?
//周善為
我的一兒一女,都已按月分擔家計,這就是仁的表現。想來,秦村君、Seabura 君都還無此能耐,甚至還在倚賴父母金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