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2018/4/26 上午 11:20:59
《中國禪宗史》印順佛學著作 p.124
『傳燈錄』卷二八所載「南陽慧忠國師語」,主張「無情有佛性」,「無情說法」(大正五一‧四三八上)。慧忠是「越州諸暨人」(今浙江諸暨縣),【也許深受江東佛法的熏陶而不自覺】吧!後來拈起「無情說法」公案而悟入的洞山良价,也是浙江會稽人。區域文化的熏染,確是很有關係的。
comments 回應
============
這一切都是印順搞出來的名堂 要搞就要認真的搞 不要看一些史料 就要凌駕真實修行的前輩 講的道理不能讓別人信服 就說別人無知 這種宗派團體強啊 印順說喜是同情別人的喜樂 絕對符合他的心態 連忠國師都被他說成【不自覺區域文化的薰染】 忠國師的無知的確是值的同情的 再來要同情六祖 因為六祖沒有把忠國師教好 再來要同情五祖 因為五祖也不知道他是本體論者 自然沒辦法把六祖教好 再來就直接同情達摩祖師 同情太多有點受不了 達摩祖師楞伽經也是本體論者
/次草
【也許】深受江東佛法的熏陶而不自覺吧!去頭去尾硬ㄠ說成『肯定句』,是何心態呢!
/觀嚴 (印順門人代表)
佛教導師寫公開流通的論述,可以用「也許」這種輕浮的辭彙,來評論古尊宿?那麼說,也許印順在家時是個媽寶,他怕被徵召從軍抗日會沒命,所以才出家。也許他出家後,雖然小命無虞,卻感酒色財氣慾望難平,所以就寫論破壞佛法。也許慧日講堂真華、如虛所犯之強姦女尼一案,印順也有份,只是花錢擺平了。........這種說詞,「觀嚴」你也非常樂於接受?
/周老師
只要問觀嚴 佛經有也許的說法嗎?哪部經? 既然印順喜心是同情一切有情 印順為何不用同理心與忠國師同一情分 忠國師的修為如何 三昧如何 智慧如何 有這些想法 必然不會評論忠國師 事實上印順對忠國師是有成見的 這在下題我會提出討論
/次草
觀嚴避而不答,此問貼到印順基金會去,也許常不輕有答案。
/周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