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2020/8/4 上午 07:30:4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三百七十一》
善現!【住有想者】定不能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何以故?善現!住有想者若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必當【執有我及我所,由此執故便著二邊】,【著二邊故不能解脫生死,無道、無涅槃】。
云何如實能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善現!【二是有,不二是非有】。世尊!云何為二?云何為不二?善現!色想為二,色想空為不二;受、想、行、識想為二,受、想、行、識想空為不二。善現!乃至【一切想皆為二】,乃至【一切二皆是有】,乃至【一切有皆有生死】,【有生死者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愁歎苦憂惱】。善現!【諸想空者皆為無二】,【諸無二者皆是非有】,【諸非有者皆無生死】,【無生死者則能解脫生老病死愁歎苦憂惱】。
請問,「住有想者,無道、無涅槃」,何以故?
/周老師
comment 回應
===========
否定涅槃 等同否定 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有想無想 都成邪說了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我者 即是佛義。常者 是法身義。樂者 是涅槃義。淨者 是法義。......我者名為如來。常者 如來法身。樂者 即是涅槃。淨者 諸佛菩薩所有正法。......汝等應當 善學方便。在在處處 常修我想 常樂淨想。......諸法無我 實非無我。......如來亦爾。為眾生故 說諸法中 真實有我。汝等四眾 應當如是 修習是法。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涅槃義者 即是諸佛 之法性也。......當知佛是常法 不變易法。汝等於是 第一義中 應勤精進 一心修習。既修習已 廣為人說。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是故涅槃 名曰常住。如來亦爾 常住無變。......大涅槃者 即是 諸佛如來法界。
《大般涅槃經卷第五》如來亦爾。不生不滅 不老不死 不破不壞 非有為法。以是義故 名曰 如來入大涅槃。
/無心是道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為諸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令諸聞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見已歡喜歎【未曾有】。
《方廣大莊嚴經卷一》般若波羅蜜是法門,永斷無明【有所得見】,教化愚癡暗蔽惡慧眾生故。
按:既曰「住有想者,無道、無涅槃」,則「住有想者」,即否定「涅槃」者。「我者名為如來。常者如來法身。樂者即是涅槃。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著二邊者,若有有,即有生;若有生,即有滅;有生滅者,云何有涅槃?有如來法身?有諸佛正法?有常樂我淨?「汝等應當 善學方便。在在處處 常修我想 常樂淨想。」善學方便者,假如來離生滅得真我,假法身離變易得真常,假涅槃離煩惱得真樂,假正法離邪法得真淨,假法性離有無證實際,假不二離二邊證真如。「大涅槃者,即是諸佛如來法界。」大涅槃者,非是凡夫虛妄有想。非有想者,非有為法,乃曰:「如來亦爾,不生不滅、不老不死、不破不壞、非有為法。以是義故,名曰如來入大涅槃。」
/周老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六》
世尊。若一切法畢竟不生。云何菩薩摩訶薩起菩提道。佛告善現。如是如是 如汝所説。一切法皆不生 此復云何。諸無所作 無所趣者。知一切法 皆不生故。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豈不諸佛 若出世間 不出世間。諸法「法界」 法爾常住。佛告善現。如是如是。然諸有情 不能解了 諸法「法界」 法爾常住。流轉生死 受諸苦惱。諸菩薩摩訶薩 爲饒益彼 起菩提道。由菩提道 令諸有情 畢竟解脱生死衆苦。證得「常樂清涼涅槃」。
/匿名使用者
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六》所說,「令諸有情畢竟解脱生死衆苦,證得常樂清涼涅槃」者,顯然是二假相依對立之說。所謂若有「生死衆苦」,即有「清涼涅槃」;若無「生死衆苦」,即無「清涼涅槃」也。
《大般涅槃經卷十七》「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是則,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六》所說,豈謂「證得常樂清涼涅槃」者為有所得耶?豈謂「常樂清涼涅槃」為實有法耶?
/周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