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2020/7/29 上午 07:36:50
《雜阿含854經》「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來自知成等正覺,顯現演説,分別開示。」何謂法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九》如是【法性】無量無邊。爲諸煩惱之所隱覆。隨生死流沈沒六趣。長夜輪轉隨有情故名【有情性】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涅槃義者。即是諸佛之法性也
佛說心是涅槃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三》我了於生 即是無生 唯是自心 之所見故 若有若無 一切外法 見其無性 本不生故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 (三) 》【心】已離諸行 愛著永無餘 更不受此形 長樂【涅槃】中
《佛説般舟三昧經》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爲癡。【心】無想是【涅槃】。
祖師也說心是涅槃
《達摩大師 血脈論》自性真實 非因非果。法即是心義,自心是涅槃。
/sam
comment 回應
===========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依法者。即是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是法性者。不應依止。
/匿名使用者
佛說法性 說的是眾生輪迴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九
如來【法性】在有情類 蘊界處中,從無始來 展轉相續,煩惱不染 本性清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九
如是【法性】無量無邊。爲諸煩惱之所隱覆。隨生死流沈沒六趣。長夜輪轉隨有情故名【有情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九
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知【法性】清淨如是,無染無著 遠離垢穢,從諸煩惱超然解脫。【此性即名諸佛法本】,福德智慧因之而起,本性明淨不可思議。
十二部經說 第一義 菩提 涅槃 勝義諦 佛性 如來藏 眞如 說的都是法性
《法性是第一義》
●大乘寶雲經卷第六
【第一義】者。無言無說 本性清淨。一切聖人內自證得。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常爾不減不增。
《法性是菩提》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二十六
【菩提者】,是空義、是真如義、是實際義、是法界義、是【法性義】。
●佛説開覺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推求無異法 物境無照心 智了於【法性】 此即得菩提
《法性是涅槃》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
【涅槃】義者。即是諸佛之【法性】也
●佛說法集經卷第一
【法性】寂靜 不來不去。是故法性 非客非主 法性平等。是故如來 得【大涅槃】。
《法性是勝義諦》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十
諸佛【法性身】 本覺自然智 是眞【勝義諦】 唯佛方證知
《法性是佛性》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七
觀察佛身如諸法 【佛性法性】無差別 護法之心無退轉 是名諸法自在定
《法性是如來藏》
●大方廣如來藏經
如來出世 若不出世。【法性法界】 一切有情 【如來藏】 常恒不變。
《法性是眞如》
●大寶積經卷第十九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菩薩聞此法已。於【眞如】【法性】精勤修學。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六
如是【法性】 理趣眞實 常無變易 故名【眞如】。即此眞如 説爲菩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知道法性 是 第一義 菩提 涅槃 勝義諦 佛性 如來藏 眞如 學阿含經 不著五受陰十八界六根 自覺涅槃 就知道佛在說 自覺法性
《不著五受陰 自覺涅槃》
●雜阿含經卷第五 (一○四)
多聞聖弟子 於此五受陰 觀察如病如癰 如刺如殺。無常苦空 非我非我所。於此五受陰 不著不受 不受故不著。不著故 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不著十八界 自覺涅槃》
●雜阿含經卷第八 (二二七)
是故比丘 欲求不計住 離病離癰離刺者。彼比丘 莫計眼我我所。莫計眼相屬。莫計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縁生受。内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莫計是我我所相在。耳鼻舌身意 亦復如是。比丘如是不計者 則無所取。無所取故 無所著。無所著故 自覺【涅槃】。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不著六根 自覺涅槃》
●雜阿含經卷第十一 (二七四)
多聞聖弟子。於此六入處。觀察非我非我所。觀察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 無所著。無所著故 自覺【涅槃】。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彼有。
正如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言如來者 即是 真實真如增語 真如說的也是法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七十七
言如來者 即是 真實【真如】增語,都無所去 無所從來,故名 如來應正等覺。
而法性常住 佛說了十二部經 若不知此法 請按照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若不知見是法性者 不應依止
《十二部經 說法性常住》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八五四)
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來自知成等正覺。顯現演說 分別開示。
●最勝問菩薩 十住除垢斷結經卷第二
如來出現 演此言教。使衆生類 得度彼岸。有佛無佛 【法性常住】。法界自然 亦不變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
夫無爲者 無出滅住。佛若出世 不出於世 【法性常住】。
●父子合集經卷第十二
若有人言 如來縁盡 入般涅盤。當知是人 是執著見。何以故。【法性常住】 非生滅故。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九
如是有佛無佛 法性常住。以衆生不知 【法性常住】。是故菩薩 生道因縁 欲度脱之。
●深密解脱經卷第一
如來出世 若不出世。【法性常住】。法體常住。法界常住。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依法者。即是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是法性者。不應依止。
/無心是道
開題也不會,如何論義?既以經為準,即應同時貼出完整經文,至少後半部。《雜阿含854 經》中,便可見性。無心是道貼一大堆,反不能得見。誰開題誰主人,怎還不貼出經文來?到你sam家作客,還得自帶便當嗎?
本人曾和 kisc論及無生義,當時他不信,現在則是汝等所有「法性經文站」首頁的:《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三》「我了於生 即是無生 唯是自心 之所見故 若有若無 一切外法 見其無性 本不生故。」坦白告訴倆位,無生義,即涅槃義,即是非有也。
/周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