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353經》顯示,四念處法、四聖諦法、十二因緣法,都是菩薩道的大乘法
假藉是佛所說、非佛所說為由,以切割四部《阿含經》與諸大乘經典者,不僅誹謗大乘,又且誹謗四部《阿含經》、謗譭四聖諦法、謗譭十二因緣法。
《雜阿含353經》中的「一乘道、真如法」,明明白白就是「大乘法、菩薩道」,在四《阿含經》中,又名「四念處、賢聖法、聖道、甘露法」。
在大乘法中,「四念處亅的「身受」即指人我執、煩惱障,「心法亅即指法我執、所知障。例如《金剛經》即曰:「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而「賢聖法、聖道、甘露法」在四《阿含經》中,即為「苦集滅道四聖諦法」、「十二因緣法」,在大乘法中,即為「一乘道、真如法」,亦即《大般涅槃經》中的「涅槃四德」,所謂「真常、真樂、真我、真淨」。
《雜阿含535經》
時,尊者阿那律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
「有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若於四念處遠離者,於賢聖法遠離;於賢聖法遠離者,於聖道遠離;聖道遠離者,於甘露法遠離;甘露法遠離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若於四念處信樂者,於聖法信樂;聖法信樂者,於聖道信樂;聖道信樂者,於甘露法信樂;甘露法信樂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