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2018/2/27 下午 01:52:38
為拋磚引玉故,遽述此文,敬請諸同修指正,並抒發自身體悟。
佛法是出離三界之法,一大藏教,指歸不二。蓋世尊出世前,古印度已有九十六種外道。外道者,將心覓法。殊不知,心法本不二,見法即見心。若有見,若無見,即執能識者為心,執所識者為相,遂成妄心妄相,而有六凡四聖法界。
故知,初不妄執,即無三界可出矣。何待三界桎梏既成,而後求出?當時修禪定的外道中,功夫深的,不執有,破我執,能出六道,甚至可達四禪四空天,相當於佛門中的阿羅漢。但因仍執於空,法執未破,待無色界天報盡,終須再墮六道。直至世尊出世,開示不二法門,一切凡聖,乃得以不經次第,橫出三界。
是故,佛之教法,唯以出三界為究竟,以不二為指歸也。若不為此,則世尊何須出世?吾等亦不可自稱信佛學佛者,否則毀法謗佛之罪生焉。如今禪宗傳承已渺,周某不揣淺陋,拋磚引玉,願諸先進同修,貢獻自身體悟經驗,以資佛門繁興。
蓋如前述,心法不二者,心依法立,法依心立,本來無心無法。然為應緣接物,遂權宜變通,假立心法二元,以為功用。譬如吾人於家中坐,交通規則便非有,吾人出門在外,交通規則便非空。有是假有,空是假空,空有二法無非假立以為緣用。空有二元含攝一切法,則一切法無非假立以為緣用。
是故,法既無定相定名,心亦無定形定貌,則心法俱活,謂之死中得活。如魚入大海,龍上九霄,焉有不自在之理?假依真立,知假而不執,則法法不二,念念不離本心自性矣。又,前後、空有二元,相依假立,則前念不空,後念不有,前念不有,後念不空。
若不執有,即不見空,若不執空,即不見有。前後者,豎窮三際。空有者,橫遍十方。即今立定腳根,豎起脊樑,但且一念無住無別無生,即非有非空,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豈非頓超十方三際,世出世間,一切法界?而佛祇是個無事人罷了。
/周老師
============
comments 回應
難得如周兄願為末世眾生拋磚引玉、我等應雙手合十禮敬讚嘆此等難得因緣。若是真能因此悟入不二法門、是我等眾生千百劫亦難逢佳緣、在此替有緣得見眾生磕首致謝。僅在此分享末學些微心得、如有過失不周還請不吝賜教恩澤群生。(我會講得白話一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找看有沒有辦法找出一條出路是我悟入法門的因。第一步累積開悟所需的福德資糧、也透過懺罪來消無始劫以來的惡業、是學習不二相關法門的重要前行。
悟入不二法門的重點就是別再用第六意識去思考學習佛法。或許你會問不用思考怎麼分辨。很有趣我們本身就具有這種超能力、只是你不知道。正因為這個功能太強、所以從這下手造的惡業也最重、反之一旦掌握它就有助於真正悟入不二法門。
佛很慈悲為了救渡眾生、不厭其煩為各種根機的眾生宣說各種法門,而我悟入的機緣就在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文殊章。有興趣請上網找資料參考,這裏不多說。
想要成就佛道就有必要破除「無明」。因為無明不但會障礙我們悟入不二法門、甚至以為這整個世界和我們自己都是真實存在。也因為無明的存在、讓我們對環境對人事物對週遭的一切產生錯覺。所以悟入不二法門的第二步就是破除無明。
要破除無明入不二法就必需瞭解什麼是無明。在文殊章裏佛做了個簡單的比喻。無明好比眼睛生病的人看見了虛空中的花朵、只要病好了花朵也就不存在。可能有人會問、那無明這朵花到底是怎樣的存在與不存在?重點是「它根本從來就不存在過」。
理解無明根本就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請問接下來假的東西還在嗎。「想當然全數破盡。」會生滅的世間法也好、不生不滅的出世間法也好、任何你能說出來的什麼法相全數破盡。
假的東西全破光了還剩下什麼、當然就是那個唯一破不掉的東西。你要叫它真如也好、菩提自性也可以,當下就現前。我當時只有一個感覺就是自己和外在世界假的很真實。不用意識去分別佛理會產生一種般若無分別智。它作用的方式是用般若智慧去觀照一切、很清楚你就知道這本經是真的還是偽的、你講的論述是佛法還是魔法一照便知。
透過自性所見到的人事物完全沒有分別。不是全部都變成相同的影像、而是智慧觀照之下自己外境全都是虛空般存在。這跟你知道三輪體空、什麼空性的感受天差地別。一切都是虛空般的存在請問有什麼兩樣。既然沒兩樣全都在自性裏自然就「無二」分別。僅在此分享末學一點小小體會、璇璣子雙手合十。
/璇璣子
《深密解脱經卷第一》
深義無言語 諸佛說不二
癡人依無明 戲論著二法
長行世間道 往來無休息
生於畜生中 以離第一義
=================
深義無言語 諸佛說不二
佛說法不二 意指法空無自性 萬法自性起用
癡人依無明 戲論著二法
不知法空無自性 反而戲論取法 殊不知取有法無法 即成二法
長行世間道 往來無休息
這類行二法之人 長行世間道 輪迴不間斷
生於畜生中 以離第一義
最終生於畜牲道中 就是偏離自性修行造成
《佛說法空無自性 入於一切經文 一切法門都這麼說》
入楞伽經卷第三
一切法空 不生無體 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
凡諸法門 皆說此義。
《不覺法空 行二法有作有得 皆是戲論佛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六十一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齊何名有所得?齊何名 無所得?佛言善現!諸【有二者】名【有所得】,諸【無二者】名【無所得】。世尊!齊何名有二?齊何名 無二?善現!諸眼 \ 諸色 為二,諸耳 \ 諸聲 為二,諸鼻 \ 諸香 為二,諸舌 \ 諸味 為二,諸身 \ 諸觸 為二,諸意 \ 諸法 為二,有色 \ 無色 為二,有見 \ 無見 為二,有對 \ 無對 為二,有漏 \ 無漏 為二,有為 \ 無為 為二,世間 \ 出世間 為二,生死 \ 涅槃 為二,異生法 \ 異生 為二,預流法 \ 預流 為二,一來法 \ 一來 為二,不還法 \ 不還 為二,阿羅漢法 \ 阿羅漢 為二,獨覺菩提 \ 獨覺 為二,菩薩摩訶薩行 \ 菩薩摩訶薩 為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 諸佛 為二,【如是一切 有戲論者 皆名 有二】。
/無心是道
末法"依人不依法" 所以"一路學到掛"
所以學佛要依經文 不能自己發明啦
《自在王菩薩經卷下》
云何受持正法。若不受一切法。是名受持正法。若受持色。非受持正法。受持受想行識。非受持正法。若受諸入諸性。非受持正法。若受善不善法。非受持正法。若受罪不罪。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世法出世法。非受持正法。若受施相。非受持正法。若受戒忍進定智。非受持正法。何以故。所可取緣皆是 非法非善。非受持正法。何以故。如來所得法 是法無相無礙。若取緣相 非受持正法。
/sam
其實用很簡單的般若「照法」、就知道這一整串留言的人發生什麼事。小弟願將這個「無上密」公諸於世。參考看看、不妨一試。
各位靜下心來、仔細觀察一下現在你看見我寫的這些文字、不管是正知見還是邪見都可以。試問自己的心第一念有什麼感覺。有的可能覺得還不錯、有的沒感覺、有的覺得又在那邊解釋一堆。只要你在心裏還有纖絲的感受就中了「我執」起貪嗔煩惱。
寫到這邊、認同的一樣中。不認同的也中。原因是、「這些字根本不是真實存在」。你會起種種感受、是因為對文字起了「法執」。今天換作是你師父、上師導師甚至是什麼佛陀轉世來寫、感受又如何呢、無上密大圓滿又如何、換成許純美來寫呢。一切相皆妄相。
/璇璣子
如今禪宗傳承已渺..........
===================
的確! 最主要是因為修行人被法所迷 主為客迷 以為入定的境界相殊勝 卻不知楞嚴初禪即是大梵天王 初禪者並不知禪天 只有喜樂 眾人入定入禪天其實已經離了道 從此在法上鑽研 殊勝的人天善法從此而出 後學也非常讚嘆!
然而六祖云:若遇善知識 學習真正法...... 這些人天善法的佼佼者 將成為最佳的傳承者 何以故?世出世間之法盡知矣 轉折在五祖傳法偈: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淺見==
/抹上一些空性的色彩
在四聖諦中,看不出有任何 "不二" 的教句、也找不到有任何關於 "不二" 的隱喻。不二,或許在哲學上,企圖尋求一種統一、圓融的最終境界。但是,在解脫道上,不二,真的能套用於戒定慧三學之上嗎 ? 心智稍為敏銳者,立馬瞧出其中的矛盾。但為什麼,不二之說,這麼受到歡迎呢? 或許是千年來的歷史傳承、也可能是受到清談的影響、更可能是融合道家的思想。說法玄妙、確實聽來動人;意境高緲,令人仰望慕聖。可惜,與解脫之道,沒有甚麼太大的關係。與其琢磨空談、閒鬥機鋒;倒不如腳踏實地,紮實地學習佈施之法、通曉持戒之論、把握升天之道,行有餘力,則不妨邁向解脫大道。這是對諸友的建議
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出你之口,入我之耳,豈非不二?眼見之聲,耳聞之色,豈非不二?不論所修的是人天世間法,或是出世間佛法,未有一切法之前,不二本性已具。此性之中,恆不因任何法,而増一毫許,減一毫許,以增減亦不二故。豈可學法之後,反倒遮障本性,不由自主?不知自己本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佛,卻將自己鼻孔隨人拴去,任人擺佈?不悟自己根本之性,本既不正,則“腳踏實地,紮實地學習佈施之法、通曉持戒之論、把握升天之道”等,即是邪說,所學之法,皆成邪法。
學法而不以明見不二本性為唯一目標者,皆名外道。外道之人,卻自稱信佛學佛者,難免毀法謗佛。古印度當時的外道,辯論法義失敗者,皆自斬首以謝其過。你說“在四聖諦中,看不出有任何 "不二" 的教句、也找不到有任何關於 "不二" 的隱喻”,若我指出四聖諦中的不二宗旨,你又將如何謝過?
世尊未出世前,經且無有,何處循經論義?世尊住世時,說法三百餘會,豈非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你若不信不二自性是佛,即使諸佛現前,於你道業何益?“在解脫道上,不二,真的能套用於戒定慧三學之上嗎 ? 心智稍為敏銳者,立馬瞧出其中的矛盾。 ”明明早有定論,何須再問“有利於證明不二的原文、漢譯經證、律證”?學道之人,如此傲慢。何不平心靜氣,以利交流溝通,如其他的同修一般?
/周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