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修行也是如此。
我們必須清楚修行最終的目標是什麼,同時也要明白,達成這個目標的方法不只一種,如此一來,我們的心就不會愈學愈狹窄;
如果只知道一種修行方法,卻又受限於自身的條件而做不到,包括健康不佳、環境惡劣、智力有限等,在逆緣充斥、順緣不足的情況下,雖然你很想修行,卻因為那個你認為的唯一方法行不通而感到鬱悶。
然而,在遭遇這些情況時,如果你知道其他變通的辦法,那麼修行對你而言就成了一件不困難又不狹隘的事情。
在任何情況下,你都可以修,而且也可以修出成果來。
兩年前,我去上密院參加一場法會,遇到一位長者,他是一位長期離世閉關、非常優秀的修行人,聽說他已經生起了菩提心。
當時,我們並不算認識,但他知道我的情況。
那一天的天氣很熱,中場休息時,我到樹蔭下乘涼,那位長者走過來跟我說:「既然我們的目標都是修行,那好啊!生病的時候,有在病中可做的修行;健康的時候,也有可以做的修行。既然如此,我們任何時候都可以很快樂啊!」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有你用得上的修行方法,這樣一來,你大概就不會再自我否定了。
而且,只知道單一的方法,我們很容易因此誤解別人。
有些人認為修行的方法只有一種,所以當他看別人沒有用這種方法,就會說對方沒在修行,但事實上修行的方式有很多,不應該偏執地認為只有某種方式才算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