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什麼事情都只考慮自己這一方,那就不用想很多,也不用顧慮是否對別人有益,只要單方面考慮自己的意願與好處就行,但菩薩不會這樣做。菩薩會考慮自己想要成辦的目標,同時也會盡力顧全別人的需要。如此一來,等於是讓自己陷在一大堆不易解決的麻煩中。
雖然很麻煩,但因為要學菩薩行,所以不能馬上放棄,不可以膽怯退縮、覺得自己做不到而喊停。菩薩會站在自己與對方中間,努力想出雙贏的辦法。
他會想:對方的現況是如此,而我也不應該放棄目標。
在這種狀況下,我可以怎麼做?因為必須把別人和自己都考慮進來,就必須不斷發展新思惟、試驗新方法,於是他被訓練成一個很能思考、很靈活的人,很多事情漸漸難不倒他,而且累積了許多經驗,日子一久,自然而然就變得很厲害,在很多方面他都會是專家。
對自己要成辦的目標有不退怯的心力,但同時也希望對方的心願與需要能被滿足。想要兼顧兩方,就不得不絞盡腦汁去想辦法。
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會對世間事務變得很專精。這當然不容易,所以,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有強大的心力作為後盾。這強大的心力,就是我們要去練的。
練,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