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只有一個重點性的課程,它就叫“前行”;
總的只有一個歸宿性的課程,它就叫“淨土”。而且這兩個相連。這就可以看到,整個施教計畫全部在一條主線上進行,不是無關的東西。
而且每個法師都不要學成“專科法師”,如果連一個基本前行的修心都沒有,這不算什麼法師,連淨土的信仰也沒有,還充當淨土課程的教師,真是莫大的諷刺!
所以,每個人要注重自己一生的修行,充實自己的內在,在一條路上走,不斷地蓄積,幾年以後還在這條路上走,不可能再有第二條路。
這樣一直走到底,內在不斷地充實,所有力量在一條主線上努力,這樣所有人都是一個方向,不會盲目。
當然,人都不可勉強,各有志願,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諸佛菩薩也是各有願力、各有刹土、各有事業。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如果願意跟著走,就必須發出很大的精力。
這裡有三種類型:
一種是願意亦步亦趨地跟著走;
一種是說,我在這裡能夠得到一些需要的東西,但我不是跟著你走的;
還有一種屬於到處遊觀、到處看的。當然會有不同的情況。
但要知道,重點是在這裡,我的計畫是這樣的。
就好比我們現在要到拉薩去,從成都出發,期間要經過很多站。
一類人說:我跟你一起去。這樣, 我們每一階段都有部署,而且有總的號令,有分步的號令,這些人都按照統一的命令進發。
當然,這裡面也不妨有些觀摩者,他不願意按照這樣實際去走,這屬於旁機,不是正機。這樣看看聽聽也好,但是自己不要搞亂了。
在這個過程中,十三個階段的進程就是這樣規劃的,而且統一歸向淨土。這是一致的心願,是本會成員正式的道路、方向和歸宿。
其他人可以觀摩,或者在裡面能得到一些利益,這都很好。
但是,我們要強調真正的主線在哪裡,正式成員——願意按照這條路走、志同道合的人是哪些。
這不是口頭上說說,而是要實際前進。
首先有一個主腦,統一來規劃、安排,第二級的人就按照規劃來執行,第三級的學員必須按照同樣的方向、步驟去運行, 這樣我們就是在一條路上走。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補充一點前面的基礎、淨土以及中觀等,這屬於輔設的課程。
為了支援前行,順應不同人的情況,有些補補中觀、有些補補因果等等。但要知道這條主線,每個班級都在這條主線上。
這樣就好操作,大家都一致在修心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