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散亂症”,心裡對修心的次第沒有定解,沒辦法安心地按次序修法,
下至一個環節都沒辦法持之以恆地修持,更沒辦法有條不紊地一個一個進行。
不必說這樣,連維持日常功課都不可能,發展嚴重了甚至安下心來看幾頁書都不行了。
他總是在網上亂動,而且沒有任何次序管理,在網上隨意地聽。
而網上的資訊無量無邊,有很多可以看的、可以聽的、可以閒聊的,這
就造成人處在一種失序的狀態。
又有“絕望症”、“自暴自棄症”。
也就是他最開始非常狂,充滿了幻想,到最後就出現失望感、絕望感,
認為沒什麼希望,一切法都不可能修成。
或者自暴自棄——我就這樣過算了,還說什麼成就呢?太遙遠了,
這輩子修不出來的。
這樣他就落在負面消極的狀況,一蹶不振。
這是怎麼來的呢?不將修法按次第落在實處,那麼前面太狂,
說得太高,這樣就會出現反面。
希望大的後面是失望大,亂動的後面是無法整理,到時就一動不動,
這樣就出現了“癡呆症”。
先前亂動慣了,最後就不曉得怎麼動了,
連一個起碼的修行都不會,一點次序也沒有,
做什麼都是茫然的,心裡也沒有定解。
還有“僵直症”,坐在那兒傻傻的,一天到晚很僵硬,
心裡沒有了源頭活水,善心的源泉被堵塞了。
他已經沒有活力了,很呆的,這樣怎麼來行善呢?
掌握了方法,修慣了的人,隨時可以趣入善行、趣入法行,可以很好地運轉。
但心已經亂了的人,就不知道該怎樣修法、念誦、供養、禮拜,或者修哪種儀軌,
怎樣合理安排自己的修行生活等等。
這些都不會了,處在非常麻木糟糕的狀態,到最後只是一種簡單的行為,
其他的懺悔、發願、希求等等都沒有了。
還有“混雜症”、“亂程式症”,學法時不按次第,
也沒有任何揀擇,最高的和最低的混在一塊持,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也混雜不清。
好比有各種藥,他認為藥都是好的,就隨便吃。
他不知道哪一種治什麼病,
哪一種藥在什麼階段吃,
應當如何來配等等,這些一概不管,成了一種混雜。
同樣,他在學法的層次上也是混雜的。
見解也是混雜的,並沒有得到定解,左聽右聽,分不清楚;
行為狀態也是混雜的,有時候說要取捨,有時候說不要取捨,
忽然聽到說一定視五欲為毒,嚴密地防護自心, 一會兒又說五欲不要緊,
可以隨便享用等等。內心的狀態出現了非常多的混亂。
佛法一層一層的,每一個點都有它的所緣和修法狀況,
而且告訴你這一步應當怎樣做,怎樣修練自心調成這樣的狀態,
到了更上一級就說心要放大,或者說又要再進行新的轉換、新的提升等等。
但是,不按次第的人亂聽亂學,結果就擺不清了。
這樣繼續下去就有很多“失控症”、“無法整理症”、“反彈症”、“抗體症”、“捨法症”。
失控就是自己沒控制力了,完全憑著內心的習氣、衝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由於內心的見解雜亂、修行的程式雜亂,最終就變得無法整理,
誰也沒辦法處理這個情況,自己也沒辦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