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是一種很珍貴的經驗。受苦時,要善加運用這個經驗去修悲心。
這個社會到處都是辛苦的人,有些窮人身體受苦,連買止痛藥的錢也沒有;有些人一個人獨居,生病時沒力氣出門看病,周圍又沒人幫忙,這種情況在印度非常普遍。此外,在這個時代裡,因為內在想法而受苦的人非常多。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比我們苦上百千倍的人多的是。
與人相比,畜牲、餓鬼、地獄道眾生受的苦就更大了。想想他們的處境,試著修悲心,之後再回頭看自己,就會覺得這一點苦實在不算什麼。
再想想,我連這點小苦都覺得好難受,其他有情受的苦那麼大、那麼痛,他們要怎麼承受?而且他們不是現在苦完就沒事了,由於不懂得如何避免重蹈覆轍,所以他們現在受的苦,以後還要繼續再受。
怎麼辦哪?真希望我能消除他們的苦!真希望有情只要見到我、聽到我的名字、觸碰到我,他們的痛苦就能消除!要具備這種能力,只有成佛才行!
若能如此運用受苦的經驗,再苦都值得!運用自己受的苦,轉向眾生修悲心,而後思惟菩提心。即使只思惟很短的時間,就已經種下成佛的種子。
如果知道佛的功德有多麼廣大,無邊有情要靠我們成佛才能獲得安樂,而成佛的根本是自心相續的菩提心。
這種菩提心,即使只是造作的,都要很有福報才有機會模仿。
所以,在因為受苦的因緣而思惟菩提心之後,要記得修歡喜心,要想:「是因為這場病,才有機會修菩提心,真是病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