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皈依、菩提心也要很多的量。
按本前行法來看 , 皈依是很深的,從外到內到密到大圓滿,皈依方方面面的要義就攝在一個偈頌裡。
它是原則性的話,是產生定解之後從內心裡發出來的皈依心。
光是念兩句是很容易的,所謂“念文容易生心難”,要真正生起相應的心要用很多功夫。
如果想做真正的修行人,就應該注重啟發皈依的因。
這上面最基本的皈依都要認認真真地去修。
比如外層的皈依是以佛為師、法為道、僧為伴。
那怎麼起皈依呢?起碼要知道我還沒有脫出惡趣,不皈依三寶就沒救了。
之後要知道三寶有救護能力,這也不是單憑口說, 而是要具體地瞭解,瞭解佛的功德、法的功德、僧的功僧,瞭解得越多越好,要這樣從根本上建立信心。
信心充足後,皈依的誓願就出來了,這才開始真正有了皈依。
這是最淺層的皈依,但對這個也不能忽視,有次第觀念的人不會抓到上面就丟下面,而是首先建好下面再立上面。
所以不要以為只是口裡念幾句話,而應當想:這個像黃金一樣的東西我怎麼取到它?之後就會切實地努力。這裡要補充很多東西,要瞭解如來藏,比如學《如來藏經》,抉擇智慧好的人還要學習《如來藏綱要獅吼論》等,要按這樣建立定解,之後就能真正趣入了。
或者外層的皈依要出現誓願就必須有信心。
這就要多去瞭解三寶功德。
這上面也要有很多補充。
比如對佛寶生信就要讀很多經,瞭解佛的功德。
對法寶生信,也要知道四法印是怎樣的真理,或者佛說的四諦是解脫道等等。
這些方面一定要有深信,之後皈依的誓願就出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