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連續看了好幾天的電視新聞。在半小時的新聞裡,大概會講四到五個紛爭,其中大部份都是因為殺人而產生,要不就是偷盜、喝酒、吸毒、外遇,再不就是因為「假上師」而產生的紛爭。關掉電視後,我不禁聯想到佛陀制定五戒的深義。
居士五戒包括:斷殺生、斷邪淫、斷偷盜、斷妄語以及斷飲酒。
在此生與來世兩者之間,佛法雖然更重視來世,但是佛陀制定五戒、勸誡弟子不要做這五種惡行,不但是非常重要的教導,也是學佛者在今生可以過得更安心快樂的重要因素。
只要稍加觀察就會發現,今生的麻煩製造者,都是從這五種惡行而來。
不只對個人是如此,對整個社會來說,如果身處在充滿謊言、粗惡語、離間語、偷盜、殺生、爭鬥等行為的環境裡,人心會變得很不安寧。
明明身處在人群中,但因為失去對彼此的信賴,必須處處小心提防地過日子,感覺非常孤獨。
註:五戒中的斷妄語戒,主要是斷除「妄說上人法」,例如自己不是上師卻自稱為上師、沒有生起證量卻說有證量、沒有神通卻說有神通。
圖滇悲桑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