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學中觀或者學三論宗,主要是《中論》《入中論》《百論》等,祖師是龍樹菩薩。他寫了往生西方的願文,一心求生極樂世界,臨終生到了極樂世界。現在他老人家就在極樂世界,他也看得到這些門徒。
如果想:我們學空性,怎麼能去淨土?那就非常違背祖師的心意了。
或者說:我學大手印,我怎麼能去淨土?但要知道大手印最大的祖師岡波巴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
還有人說:我學的是禪宗,我怎麼可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呢?禪宗的祖師永明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化現,他就在極樂世界。一大批禪師都是開悟以後往生極樂世界的。
這樣看來,我們的觀念不是有問題嗎?
再說,法相宗的大祖師世親菩薩,他寫的《往生論》裡說,我一心願生極樂世界。有的說我學律宗,要知道天下的持律者多少都是往生極樂世界的。
再說學寧瑪派,蓮師就是阿彌陀佛化現的,頗瓦法都是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往生到蓮師刹土最後都要送到極樂世界去。而且,天臺的祖師爺智者大師以身作則, 臨終往生極樂世界,以至後世天臺宗的主要路線就是在世弘天臺,死後去極樂。
華嚴宗學《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引導華藏海眾一致導歸極樂。他自己發願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
” 這就看出,《華嚴》結歸在《普賢行願》上面,而普賢行願通過往生西方來完成,“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最後大回向的偈子是“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刹”,可見這是大教的心髓,是不可思議的地方。
所以大家要知道,這是一個重大的緣起,不要把它看輕了,否則好像天下的祖師、天下的菩薩、無數修行者都搞錯了方向一樣。
其實不是,這是普天下聖凡一致公認的法,是十方諸佛在無數刹土裡嘖嘖讚歎、勸導眾生往生的法,是具有不可思議功德之利的法。
我們本土的釋迦牟尼佛宣說經教時,特別多地說到西方淨土,勸導眾生一致回歸。他也是觀世音的幻化,也是幫阿彌陀佛招生的。
這樣就知道,我們的目標就是極樂世界,即生解脫的希望就寄託在極樂世界上面,這就叫做“此生的歸宿”。
選擇好了這個歸宿,就發現一切都能成就,不是可望不可及的。
要解脫有解脫,要不退有不退,要天臺有天臺,要華嚴有華嚴,要禪有禪,要密有密,要大圓滿有大圓滿,要大手印有大手印,要大中觀有大中觀, 要普賢行願有普賢行願……它的確是大總集的法門。
諸佛的心髓、彌陀的願心,把無數精華攝集在一個法門裡, 而且特別簡便容易,是大悲心徹底地體現。它的確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的確是成佛的要訣。
我們應當深切地體會到這一點,之後才能理智地把目標定在這上面。而定了以後是放心的,覺得非常殊勝, 可以歡喜三天。
的確時時朝著這個目標,充滿了勁頭, 什麼都可以會歸在上面,只要你的見解開闊,就能夠真正體認到。
一到了極樂世界就再沒有生死,不是當生解脫嗎?
一到了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悟無生,不是證到了三輪空性嗎?
一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圓成佛果,不正是“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嗎?
一到了極樂世界就能證入事事無礙的法界,不就是華嚴奧藏嗎?
一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夠開顯自心的密嚴刹土,不正是證入密宗的最深處嗎?
一到了極樂世界,水池裡的水都能給你灌頂,不就是淨密不二嗎?
一到了極樂世界自心開悟,了認了自心是佛,不就是“禪即淨土,淨土即禪”嗎?
一到了極樂世界,塵塵刹刹無邊的法相自然在心中顯現,不是最精確的法相宗嗎?
一到了極樂世界,連絲毫的我和我所的心都沒有了,遮止了一切煩惱惡業,這不是真正的持戒嗎?
一到了極樂世界,盡虛空遍法界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等等無餘現前,不就是完成普賢行海嗎?
一到了極樂世界,菩提道從下至上的一切功德分全部完成,這不就是道次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