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個三年裡,計畫不必定得太高。
應該很現實, 知道由於內因外緣各方面的條件,以及很多的幹擾因素、業緣的牽引,這上面會出現很多的變故、衝突或者自心上的不調順等等。
這樣,就更加要把握時機,就是說我們應該可憐自己。比如以三年來說,這就不會有太多時間,一種雜亂的學法狀態肯定不行,它會使得效率減少很多倍,或者幾乎淪為無效,只是有一點聽聞的功德,這還是如理聽聞才會有相應的功德。假使在法場裡散亂、起邪見、肆意妄為等等,那還會造一大堆的罪業。
每一個人都應當仔細地思維自己未來的道路。
就三年而言,還是要把它分成十三段,因為前行有十三個組成部分,而且每一段裡各有它的重點。
比如說修暇滿, 就一定要發起取心要欲。瞭解了人身這麼寶貴、難得, 如今的條件又這麼圓滿,我一定要用它來攝取心要。也就是,儘量用我這個身來攝持真實義或者對後世、解脫、成佛有利益的事情。 這樣發心以後,就要下決心斷絕一切荒廢時間的行為。
就像這樣,一定要達到一定的量。
或者修無常,要感覺世事無益,只有正法有益,而且死是隨時要面臨的,今天就可能死,因此發起“唯一修持正法”、“決定當下就修”的決心。
像這樣,一定要出現心上的轉化,這才有了實質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