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任何事,在還沒開始做之前,要好好檢查自己的動機。
我們不可能一開始就有很清淨的動機,所以要經常檢查、盡力去修正。
隨著不斷修正的過程,動機會愈來愈清淨,終有一天,會自然地生起清淨的動機。
所以,即使目前只能用唸誦文句的方式來修正動機,也要盡力這樣繼續做下去,慢慢就會養成習慣。
再者,若你很清楚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真的可以為別人帶來好處,而「能利益別人」正是你做這件事情的主因,那麼別人說或不說什麼,其實不重要。
甚至,就算你後來發現自己的動機不太對,也不一定要因為動機錯誤就停下來。
如果是明知故犯、故意用壞的動機做事,那這件事情就完全不應該做,必須立刻停下來。
因為,就算表面上看似有人受益,但漸漸地,這件事情最後會整個反過來傷害對方。
但如果不是故意的,只是忽然生起一些不好的念頭,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你會因為動機錯誤而無法造下善業、無法為自己帶來任何好處,但因為有益於對方,所以還是可以繼續做下去。
在發現自己動機錯誤時,我們可能會想:「我的動機不好,造的不是善業,所以還是別做了。」但我覺得,只用這種想法決定做或不做某事似乎不太對。因為,我們做的事,不一定都要對自己有利吧?
因為動機錯了、沒有造到善業,所以我什麼好處都得不到;雖然我什麼都沒得到,但是別人有得到,這就行了!
這種想法會讓心變得快樂,一旦心快樂了,自己也就被利益到了。
你看!轉個方向思考,本來退縮到角落的心,一下子就又充滿活力、開朗起來了。
「只要他好就好,我沒關係!」真希望自己偶爾可以試試看,當個不計較自己得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