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不要憑一時衝動做錯誤的選擇。有些人認為, 這樣安排,我沒有時間,就想放下聞思,不再聽課了。這種考慮很危險。和自身的習氣不相應的時候,這些就會發作。
尤其現代人缺少素養,又沒有平靜的心冷靜地觀照,為自己做長遠的考慮等,容易一時衝動做出錯誤的選擇。但是,如果選擇世間法而放棄佛法的聞思,這是很大的損失。
或者說你沒有注意到因緣的難得,卻幻想有另外一種,結果總是撲個空,最後法緣可能越來越差。這些方面都要事先提醒。
而且不要盲從,每個人有不同的情況,對當前階段應該有個抉擇。對於一個團體來說,應當有個宗旨,標定前進的方向和重點,上下一致,這樣我們可以齊心協力,把心力集中在要害上,不至於分散。
不至於在長久的時間裡連方向都找不准,努力的地方都看不清,完全是一種簡單的衝動、簡單的認識等等,這樣恐怕效率很低,或者切不中要害,所以這些是需要調整的。
而且這種調整要觀照當前的學人最需要什麼,什麼對他最重要,要這樣來想。這不是一種世俗的機構,有上層階級、中層階級、下層階級,上下無關,連一個統一的目標都沒有,連一個合起心力來共同做有利自他的事的心願、考慮都沒有,那就不行了。就像這樣,一定要認清大義的路線。
首先觀念上調整過來,然後發利他心,真正要想到怎麼對自己好,怎麼對他人好。否則就會成世間法,馳騁在言辭辯論上,或者顯耀自我,或者在佛法裡面過一天算一天,這樣漫無目的地走下去,最終是不可能出現什麼成果的。
接下來就要看我們上中下各層人的發心,我們的道心如何呢?如果是做法師的,不要以為這是在一個大學裡教課,上完課拉倒,這就根本不是佛法的教學。
佛法上要有崇高的責任感,必須為著聖教和眾生著想。同時要有統一的團隊精神,知道在什麼要點上付出心力,而不是以個人的意見搞一些是非矛盾。
法師一定要知道,我們現階段幾年內要以前行為本、淨土為歸,這個觀念要貫徹到底,從始至終必須起到開導的作用。不能偏離主題自己談一條路線,這是與整個規劃緣起不適合的,這樣走也不可能有什麼大的進展。因為整個路線已經定了,都是在同一條道上行進, 它不是自由主義,也不是分裂主義,這一點務必要認識。
再說,下面的學員也不是來戲場上聽戲,要知道這是我修心的課程,這有關我每天的重點,要知道我應當在什麼地方去把握。應當把它看成修法的主糧,就像每天吃的米麵一樣重要,這樣子應當主動跟所講的法配合。
而不應當搞成一個上下脫節的關係,講什麼只是聽過而已,什麼事情都感覺很新鮮,我聽聽,但是聽聽又怎麼樣?聽完了你就熟悉了,熟悉了以後,再也沒有興趣往下聽了。這就很不好,因為聽成知識了。
知識只是追求耳目一新的感覺,時時都要新鮮、心動等等,這樣是不理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