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以土累積成高峰,下面越堅固上面就越平穩,上面偶爾落土也無傷大體。
但是如果下面稍微崩一點, 整個高峰就會傾頹。
所謂的次第修法也是如此,人天不固小乘就不固,小乘不固大乘就不固,大乘偶爾有缺失不傷小乘,但是小乘失壞大乘一定墮。
就像高塔最高一層有損很容易修補,最下層崩塌了,上面各層就會全部崩毀,不再存留。
小乘的無常乃至出離、戒定慧都是大乘的基礎,小乘不壞大乘才可能生。
所以,米拉日巴尊者的口訣說“低處修時高處到,緩緩修時快快到”。
欲速則不達,下下的基礎一定要穩固,才能成就最上乘的果。
修前行時,首先要修外前行才能成就內前行,有了內前行才能進入大圓滿的正行。
好比治病,醫生是對病開藥的,一個人沒智慧,他想:藥都能治病,是很好的。於是,這個藥他也要吃, 那個藥他也要吃,所有藥他都要吃。結果吃了這麼多藥, 他的病情反而加重了。
又好比一個小學生,在他面前有從一年級到大學博士課程之間所有的書。他想:這麼好的書,我應當全部看。他就在一時之間隨便看,這樣他能得到什麼?或者說:那是最好的書,所以我現在從最高的書看起,然後看次一等的,最後看最基礎的。這不是顛倒順序嗎? 就像這樣,有很多次序混亂的問題需要瞭解,否則緣起上沒有順應,付出很多的精力卻不會得到結果。
就像醫生開藥也是針對不同的病開不同的藥,也有很多情況。對自身來說,沒有這個病,去吃治這個病的藥也沒有必要。有的藥是治腫瘤的,你得的是胃病,吃了也不合適。像這樣,醫生治病時有很多權巧方便,針對不同的病人開不同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