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波切回答:“這對所有的修法者來說都極端重要。在此生當中積資淨障,就好像準備好馬的鞍子和口裡的口銜,做這些一樣。把積資淨障以迴向和發願攝持,那就可以走到自己嚮往的刹土。
恰美仁波切說,這對所有的修法者都極其重要,因為這牽涉到自己的前途、命運的問題。再說,這一生就像石火電光一樣,一瞬間就沒有了,很快就到了死。此生是很短暫的,死後是十分長遠的,所以更應當關注死時怎麼選擇具義方向的問題。
在這一生當中,我們不斷地積資淨障就是在做準備;到了臨終,就要像放箭一樣有方向地發射;而發射的方向,就要看是否容易成功,而且成功以後是否具有大的意義。這是我們目前就要抉擇好的,這叫做歸宿問題。
仁波切做了一個很恰當的比喻。就好像騎馬的人之前要做好各種準備,放好馬身上的鞍子,口裡要放一個馬口銜,這些準備工作全部做好。之後修行者有一個迴向發願,也就是,我臨終的時候往哪個方向走,首先就要決定好歸宿,然後時時按這樣發願,就已經決定了方向。這好比自己的心被一個馬口銜一樣的迴向發願控制,之後它就朝著所欲的方向走,這樣能夠走到自己所欲的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