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佛法裡講的死亡無常是真的,那麼在規劃人生時,它就應該被考慮進來。此時,我們在很多方面的計畫,包括做事的方向就會連帶受到影響。
雖然下述問題與前後世有關,但我覺得換個方式問或許更好。
問問自己:「一百年後,我會怎麼樣?要做什麼?」
雖然問法不同,但意思其實一樣。我們今生的種種計畫,規劃得再長,大概也就是五、六十年。
然而,在這之後呢?你有什麼打算?
如果沒有前後世,當然就不必想那麼遠,只要考慮還活著的五、六十年,選擇有利的事情去做就行了。
但如果前後世真的存在,那麼,在你有規劃的五、六十年之後,該怎麼辦?真的敢放著不管嗎?
我們不敢放著明天、明年的苦樂不管,我們不會說:「只要此時此刻沒問題就好,明天管他的!」
也絕不會說:「只要今年平安無事、快樂度過就好,明年過得多苦都無所謂!」既然如此,我們又如何敢說:只要在五、六十年內風平浪靜,這之後遇到再多困難都無所謂!
「如果我們真的相信死了之後不是什麼都沒有,在五、六十年後還有以後,那麼,我們一定會安排後續的計畫。
如果根本不想安排,其實就說明一件事:我們並不相信有來生。
相信前後世與業果,是學佛人非常重要的基礎。
若這兩者不穩固,無論你學得再多,都像是在冰上蓋房子,太陽一出來就會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