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就定了主,有主腦、有主線、有主規模,主是最重要的,副是它的輔助。主腦在一條線路上走,其他人都跟著走,而且在這上面是有進程的,要統一邁開腳步,不是在那裡空談。
或者說,本來要往這邊走,但其他人左走一個、右走一個,那始終不會積聚成力量,而且越來越混亂難管。本來是很簡單的事情,卻變得非常複雜,耗很多心力在一些彼此矛盾分散、各執己見、各搞一套上面。這樣理清了,就好辦。
目前主線就是修前行和歸於淨土,前行修到量了自然會有正行,那是不必說的。不是讓你捨掉正行,正行是欣求嚮往的物件,為了更好地入正行才修前行。
但是, 對於當前的情況客觀地觀察後,發現前行是十分欠缺的,這需要極大的努力、極長的時間才能有所突破。
我們不能談得太高,時代因緣是非常差的,即使費很大的勁,也只是期望得一點比較真實的進步。這樣大家心裡就踏實了,不必高談、玄談、空談,也不必喊很多華而不實的口號。
現在所有前進的方向已經認准了,如果志願不同、因緣不同,就沒必要加入在裡面。
譬如有五條大路通向北京,你不走這條路,就應該走另一條路,不要在兩條路上亂走。
而且這是真實要走的,不是上面說一套,下面的人像官老爺一樣根本不執行,上上下下有五十多個心,再教下去有五千多個心,這樣就毫無意義了。
從主和次兩個方面來講,如果時間、因緣有衝突,次要讓主, 要讓主突出再突出、明顯再明顯,這關乎下麵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不能搞亂。
譬如我們現在講暇滿,大家就統一在暇滿上努力,如果沒有時間,寧可講暇滿不講其他, 必須把暇滿貫徹下去,其他屬於輔課。
你對中觀有興趣, 可以留一點時間自己學或者帶別人學中觀,如果沒有時間,不學中觀也不要緊。
講業果時,就統一在業果上安排。
講《念處經》,你以為是你之外的,其實就是你最缺的。
有些人說:我為什麼要聽你的?因為僅憑你自己看書絕對沒辦法理清修法的脈絡。文字也不懂,意義也不能確定,要點也沒辦法把握,而且你也沒有這樣精進的力量。這是就大多數人來說。
少數利根的人,我感覺他不一定會待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