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抉擇好了,菩提心上就定了,我是在走結合往生西方的路線:首先發願往生,到那裡得到佛授記以後, 再回到這個世界來。
到西方以後能夠迅速完成佛道,普賢行願自然圓成,神通、三摩地、陀羅尼、大智慧等很快會開顯出來。
這樣抉擇好了,完全知道這條路怎麼走上去,它的路線怎麼樣,方向目標看清了,之後就知道該怎麼努力、怎麼發願、怎麼積資。
一切都在這上面走, 正面怎麼往上不斷推進,負面怎麼避免違緣等,這樣就規劃好了個人的前程以及所有志願者共同的方向,之後我們的學習也就理順了。
譬如學業果,要瞭解這個世界怎麼隨業力變幻,這裡面非常苦,一點樂也沒有。
學苦諦也要抉擇到這一點,知道三惡趣不是可待的地方,去掉對它的耽著心,對於天界人界也要觀察到完全是苦,把對這個世界的留戀、耽著、嚮往全部退掉。
學習淨土的功德,也是為了瞭解去極樂世界是怎樣的, 從而引發希求心,一心往那邊奔。
學空性就要瞭解凡夫世界毫無實義,而且最後證入空性也要結合在往生極樂世界上。也就是此世儘量地積累資糧,讓它成為增上往生的助因。
往生以後,阿彌陀佛一加持就立刻開悟自性,那時真正實證空性,所以證悟空性也要在那裡完成。
學光明也要知道,一切都是如來法身現的,使我們更加相信清淨的勝義諦,知道沒有虛妄分別所起的染汙法。
這樣才知道:原來我的歸宿就在這裡,現證的方便就在這裡。學普賢行願也要去西方淨土完成,否則非常困難。
尤其學了淨土願,所有普賢行願都直接結合上去,每一條願都導歸西方。
學苦諦就是為生起出離心。出離這個生死,希求無生死。也是配在西方上來完成,一心出離娑婆往生極樂。
學業果也是清淨自己的行為,跟淨土相應。學暇滿要想, 生命很難得,此生要儘量地修法,特別是要攝取往生極樂世界的利益。
學無常要想到命在旦夕,很快會死,我一定要確認好極樂這個歸宿。學菩提心也要想到,我要儘快成佛,利益無邊眾生,這以往生西方為捷徑。
利他方面也要想到,眾生的業力非常重,最好能夠多方面地輔助他生起信願,往生極樂世界。
學華嚴、學圓教、學密宗等,也要知道最終證入的密嚴世界是如何。一生到西方,彌陀就是普賢王如來,從這個要點上就能速疾證入密嚴等等。
修大圓滿也是如此,證取自性彌陀,與阿彌陀佛心心相應,與蓮花生大師心心相應,自己的本性就是阿彌陀佛的本性。
像這樣,把無數個要點彙集在這一條道上,我們一定會走得越來越堅實有力。
有的人說:本來我有無數個想法,經你這麼一歸納, 就剩下一個極樂世界了,這不是很可怕嗎?經你這麼一說,好像其他選擇都沒有了,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