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譬如修無常,按照本法的要求,從器界一直到情界,包括出世聖賢、世間尊王、百代歷史、近前人類的世紀變化、自身的生命狀況或者各種譬喻,極廣大地伸展開觀察門,透在一切有為法重要的細節、片段等各方面做面面觀,這叫做“廣”。
這樣廣展開來做了很多層面的觀察、認識之後,就會到達深。
這時候心裡會現出要點,出現一個不變的觀念,這叫做“深”。
也就是, 我們要從廣中提取深,從很廣博地展開視野、很廣博地體會認識,來集成一個要點、一個法則、一種要訣,這樣就是“深”。
深上面,要心念深、修行深、觀念深。方方面面都深,功德自然是深的。
或者修苦諦,三苦、八苦,整個輪回受生的苦等等,這些叫“廣”。
它的一一環節、一一要點、一一苦處、一一景象全部是廣。
把它廣展開來,普遍到整個有漏法的範疇裡,一點一滴都能透視到,這就是廣。而它的“深” 就是結歸要點,知道輪迴是火海,是羅刹洲,是苦的幻輪,是苦的相續,這些要訣性的句子開始在心裡出現, 之後要提它的時候,從深處一提就出來了。
由於生死的總原則能夠遍覆在一切面上,它所遍覆的環節就叫“廣”,因此從廣上能取得深。
所以“廣學原為深入”,很廣地去觀察就是為了深入,就是為了得到它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