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叮噹的縮小燈,把自己縮小成一隻「小細菌」,然後把自己放在鼻孔端頭。此時自己的身體,就像一台巨大的「鋼彈超人」一樣,暫時成了沒有人操控的「無人機」。
..
小細菌站在鼻端點上,操縱著這一台機器人。他就只是靜靜地觀察呼吸的進出。
他發現到,身體這一個臭皮囊,就只靠著一個呼吸而已。下一口氣如果吸不進來,就準備變成報廢的機器人了。
.
自己是如此,往外觀察一切有情眾生,也莫不如此。
每一個人,都像一隻小細菌,每天站在鼻端,照顧著自己的呼吸。
有的小細菌笨笨的,不甘渺小。於是他每天想像自己就是這一台巨大的機器人,他希望這一台機器人永遠不會生鏽、永遠不會解體。他每天細心照料著每一個部位,而忘記了最關鍵的~~呼吸。
..
佛陀經常教導我們去覺知「內色、外色」,覺知「內受、外受」,覺知「內想、外想」。
忙碌當中,如果願意,不妨給自己五分鐘。把自己縮小成那一隻小細菌,站在自己鼻孔端點,就只是當一個「呼吸的守門員」。
靜靜地觀察自己負責的這一台機器人,偶爾也不妨往外,觀察每一個有情眾生,也都是一隻小細菌,各自照顧著它們自己的機器人。
..
生命最大的鼓舞,往往不需要太多外在刺激而達成。
透過從自身最平常的一呼一吸之間,去感受生命的脆弱與微妙。
自身如是,一切有情身亦如是。
往內觀察自己,便能隨順人無我而生起智慧。往外觀察別人,便能以同理心而生起慈悲。
以此作為生活上、工作上,對人對事的態度,這是佛陀教導我們數息觀的息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