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前行意味著觀念、行為通盤要做改變。
我們一開始就要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那就是我們學下去的時候, 要把自己全部變掉。這都是最基層的東西,其他更高、更廣的現在還談不上。現在連出世間的觀念都沒有,因為你對苦諦瞭解得太少,對輪迴沒有深刻的勝解。
剛才說了,對因果起勝解的確不容易,那不是抽象式的談論,必須一個一個去看、去想。等看多了,幾條大的綱領就在心裡出來了,為什麼業決定、業增長廣大, 或者未做不遇、已做不失,這四條大綱自然就出來。
要知道,引導書上是原則性的話,真正得到它不容易,不能以口頭重複代表心裡過關了,那完全是自欺。
你要摸摸心:我有這個觀念嗎? 我是真正相信它,還是只是背書、簡單重複? 簡單重複是遠遠不夠的,答錄機也能重複,它卻是沒有心的東西。 只有內心裡出了這個觀念, 出了這樣的心,有了這種轉變,才是修學上的成績。
大的定解出來了,對於支分的一條一條才開始信受。信受以後才有這種觀念:我一定要學好業果,爭取一言一行都不造惡,造了惡要懺悔,善的方面要好好去做。根本不會輕視人天善道,明白現在就要打好基礎, 不然人身都保不住。 這樣才是法納入了自心。這也是急不得的,是“水到渠成”的事,必須灌了那麼多水才能成渠,瓜熟了才蒂落。
現在愚昧的地方是只要果不要因。但是,沒有因就沒有果,所以不必幻想,知道緣起就是這樣,必須認識這一點,首先勸動自己,讓自己的心變。心不變,行為是不可能變的。但是變心難度很大,因為過去邪的薰染很重。這就要想到,這是不容易的事,必須把大量新的佛語灌在心裡,否則沒辦法排出過去熏入的邪資訊,它有強大的慣性力量。觀念看起來好像是無形的東西,但是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無形中就入了心田, 不斷地熏下去就堅固了,表現出內心很邪,與法不相應, 對法陌生、排斥、冷漠,所以重新建設相當困難。這時就要想到,一定要盡可能地做,不然就排不出去、建不起來。
這要多少量呢?因果上看一點點,起一點點心還是不行,說明離得還很遠。一個接一個地下去,譬如已經連續了三十天,自己也感覺這三十天比輕描淡寫口頭談說好得多,但是離標準距離還很遠。為什麼呢?因為還沒出現那麼強大的觀念,沒有那麼猛利的斷惡之心,這說明還不夠,這樣怎麼可能持得好戒?所以還要繼續努力。不管怎麼樣一開始是艱難的,但是後面會越來越深入。不斷地加強這個量,讓它在自己心裡一再地熏習, 不斷地轉心、串心,之後要讓它強大到已經能夠做主。這時說起業果、說起惡趣就不是輕飄飄的了,真正成了內心的觀念,一生中不可動搖。之後才真正成了佛教組裝起來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