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很初步、很淺層的事情,但要達成它非常不容易。不必說其他,就從人的標準去衡量,恐怕世界上大多數人都不像人了,因為沒有人的品質,多數淪為畜生性。或者從內心裡畜生性和人性的比例去看,也不是純粹的人。即使是學佛的人,很多也是一半人性一半畜生性,或者百分之六十人性,百分之四十畜生性,有些更可憐,可能百分之三十人性,百分之七十畜生性等等。
像這樣,要在內心深處做一個轉變,這就真正在修心了,意味著你能夠上進。都是在這個上面去考核,不是在口頭的重複、字面的表達上面考核。所以,我們修前行或者道次第時,應當多問一問自己:我在這上面變心了沒有?有什麼心上、行為上的改變?這是唯一的考核。記憶只作為前提,不是落在記憶上,不是落在口頭重複上。但如果連記憶都沒有,那就更差了。
這樣講一講,大家就會清醒一些:哦!原來這非常不容易。比如要建立因果的勝解,首先自身要感覺這是件很難的事,之後就會腳踏實地用功,心想:這不是短期能完成的,所以我要“緊做功,寬做程”。做功夫要很緊湊,綿綿密密地做,爭取時間和機會,多做一點是一點,但是要把路程放寬,急是急不來的,不可能揠苗助長。建立因果勝解時,首先要知道這是命根子,這個沒有,一切白法無法出生。基於這種觀念,我們就要看很多、閱讀很多、講很多、思維很多等等,一門心思在這上面用功,而且在一段時間裡不跑題。比如研究《賢愚經》《百業經》《念處經》等等各種因果經。
這時候自心首先要安下來,浮躁了根本沒效果。一定要靜下心來,做好打算:我一生要獻身於前行,就要把它修好,不管怎麼樣我要努力到底。修成多少量另當別論,但首先要立這個志氣,之後長期地努力。知道它任重道遠,有非常長的路程,一定要在自心上走,做無數次的功夫,這是肯定的。有了這個決定後心就安下來了,其他東西當然不會去搞,也不可能再去搞其他,然後儘量在這上面努力。
譬如因果上有百千個公案,一個一個地去看,心裡想:是不是這樣呢?的確是這樣的。一番比一番深刻,時候心才逐漸開始承認了。最開始只是表面聽一聽, 重複也很簡單,只有幾句話。但是,這幾句大的原則怎麼刻在心上?怎麼起勝解?那要有相當多的因緣。我們已經很晚了,應當幾歲的時候外婆教,講因果故事,那時候吸收力很強,能記得住,而且不受外在的衝擊,也不加入非法的觀念。這樣建立好以後,就十分深刻,一生一世都會奉行。所以,童子功很可貴,從小串習好了就有因果觀念。如果把他放在萬人群中,他的想法就跟別人完全不同。別人肆意妄為,認為什麼都無所謂,他卻很畏懼因果,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這種觀念現在人幾乎沒有,自然科學熏多了,認為神啊、龍啊都是迷信。但這樣怎麼行呢?這是不符合佛教觀念、不符合事實的。我們要認定這的確是輪迴,之後,一套心才可能轉,一套做法才能相應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