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大願的心髓全部以往生極樂世界作為實現的方便。這樣自己心裡的確踏實了、穩定了。
自己這樣決定以後,對於一切結惡緣、善緣的眾生,總是這麼想:願他和我一樣,臨終時沒有障礙見到阿彌陀佛,一往生就得到佛授記,然後智悲力的大用全體現前,這樣來實現“一切皆成佛”的願望,這個自己也能定。
我們這一世是一個前驅,所修的任何功德都要往這上會歸。
這並不代表捨棄此世的修行,而是要看清楚整個前景規劃,看清楚整個路途,怎麼上這一條路,大家怎麼來合力往這條路上走。
這是積極的,正面的,會腳踏實地去走。應當這樣瞭解,不要片面地看待。
譬如學了《觀經》,就知道觀經三福是三世諸佛的淨業正因,人天乘、小乘和大乘的內涵,全部成為往生的正因,所以要有一個總體的淨土觀念、大淨土觀念, 不要狹隘化。
一些錯誤觀念認為,淨土跟其他教是相違的、衝突的,這就導致很多悲劇。這個世界的確充滿各種顛倒的說法、不正確的看法、狹隘的看法。人心扭曲, 出了各種事情。
譬如有些人認為我們年輕嘛,學什麼淨土?年輕人就要學教理或者參禪等。豈不知禪即淨土,淨土即禪, 一切教理最終都要實現淨土,而西方淨土正是讓你迅速圓成的一個方便。
一切法門歸於淨土,密嚴淨土是最終的歸宿。
然而極樂即華藏,西方即密嚴,也就是一生到西方,最終能徹證到密嚴。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排斥淨土呢?淨土是歸宿,一切無不還歸於淨土。
瞭解了虛妄分別出現的全是虛假顯現,不是我們的家鄉,而以清淨智慧出現的正是自己的歸宿,才知道原來一切歸於淨土。
阿彌陀佛作為十方諸佛的代表,與我們的因緣極其切近,特別容易生到他的國土,而且有極圓滿的功德, 我們是這樣選定的。
我們不要片面地看待聖教之間的關係,百千法門同歸淨土。不要認為淨土是老太太學的很低級的法門,也不要以為淨土與其他宗派別別分開,實際上淨土含攝了一切宗。
密宗、禪宗、法相宗、三論宗、律宗等等,證到最後就是淨土,它包含了這些。任何修行人只要有信願,都可以生到淨土,他所學的一切,都成為淨土資糧。
這樣才知道:哦!原來淨土是我的總方向、總歸宿, 我現在學的一切都是為了還歸法界,為了證入密嚴。
這有什麼矛盾?你修得越高,證得就越高越快,最終出現的是遍虛空全是淨土,難道要反對自己的歸宿嗎?難道一切前進的步伐與歸宿有矛盾嗎?這一切不都是為了還歸自心嗎?所以不要把它看成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