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教授
佛教的各種修持是我們用來對治「自我珍愛」習氣的技巧,每種技巧都是用來攻擊各個不同的習氣,直到完全去除「我執」這種無法抑止的衝動為止。因此,雖然有些修持看起來像是佛教,但如果它反而強化了我執,事實上會比任何非佛教的修持還更危險。
在這年頭,有太多教法都是為了讓我們「感覺良好」而做的,甚至一些佛教上師們也都有如「新時代」(New Age)的先知了。他們開示完全都著重於肯定我執的顯現,以及為自我感覺的「正當性」背書,這兩者都與訣竅教授中的教法無關。
因此,如果你要的只是感覺良好,那不如去作個全身按摩,或者是欣賞能提振精神、歌誦生命的音樂。
佛法教授並非設計來讓你開心的,相反的,它是用來暴露你的缺失,讓你感到極為糟糕的。
你可以試著去閱讀《普賢上師言教》,如果它讓你感到沮喪,如果巴楚仁波切令人不安的真理動搖了你世俗的自信心,你應該感到高輿,因為那是你終於開始理解某些佛法的徵兆了。
同時,感到沮喪不見得必定是壞事,由於自己最羞恥的缺失被暴露出來而感到消沉喪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摘自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前行修持指引
〈不是為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