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意完全透露了。你們不要整天說“有密意、有密意”,這事情是非常明白的。就是說未來的幾年裡, 我們在什麼地方抓,在什麼地方把握。之後才知道怎麼珍惜因緣,怎麼和合上中下多層的力量,在一個方向上努力,這樣效率就高,不必要太複雜。
努力的方向一個是前行,一個是淨土。前行是廣義的,前行代表基礎,代表成道的本錢。我們都想成道, 那當然要做足成道的本錢,沒有本錢怎麼成道?因此這是不會有錯誤的。
再說我們馬上會死,面臨一個非常重大的選擇,這個抉擇也是絕對不會錯的。已經講了恰美仁波切的《選擇刹土文》,他那麼高的成就者都選擇西方淨土,我感覺絕對不會錯。這兩個定了以後,我們全體人員的總體方向就應該確認了。
但是這不是說你修好了前行,就可以停止不前,修好前行自然有正行,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還要說明的是,這幾年圍繞前行和淨土的主線進行,就要有條不紊,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去充實它,這上面的程式不能混亂。譬如要加大課量,要講《口授》《備忘錄》,這些都要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進行。
為了補充外前行,需要學《正法念處經》,這也是大工程。這些合集在一個重點上,就是要讓它發生效率。或者進一步要學《入行論》,也是配在大乘菩提心上面。這些並不是前行以外的軌道。所以,現在要有“大前行”觀念,我們選擇各種很切要的經論,就是要輔助在前行上面。
前行是實修的指點,學各種經論就是使它具體化,讓你引生很深厚的定解。像這樣要看到,整個前行或者道次第是一個路線、一個進程,有一階段、一階段很重大的目標要完成,而每一個目標不是浮光掠影就能夠搞定的,它需要很多的充實,因為我們太缺乏了。這樣才知道,將來好長時間裡要一直這樣轉。
學前行就是為了讓大家每一天有一個關鍵的修法, 能夠把所學的八萬四千法門落實在修心上。有了每天、每週乃至每個月的重點,我們的心力就全部集中在一條道上。
比如說,講的前行引導,是讓大家先聞,再思維, 再討論,之後在自己心上串習,要一路這樣進行。或者, 修的時候,座間要燒煙供,講了以後是讓大家實際去做的。不能脫離這個正軌。脫軌了就亂七八糟了,怎麼也弄不好,那樣可能就一輩子也沒機會實實在在地修一次前行了。如果我們放掉了前行,那就放掉了成道的本錢, 等於脫空了基礎,這樣是很危險的,很虛的。
而且它有次第性,要一節一節往上進,如果不緊密地跟隨緣起,一旦脫空就不發生效率,一定要有一步步成長的過程。如果心裡沒有產生四種退心的效果,沒有退掉對現世的耽著、對來世的耽著,那麼求道的心就沒有,之後的依止善知識、思維解脫利益等方面都會落於空虛,後面再轉入為了求道修內前行也沒有力量等等, 會產生前後脫節的現象。
前行一開始就教導我們,不能錯亂上下而取。那為什麼我們又要有意地違背呢?再者,一開始就說到要遠離覆器、毒器、漏器三過,我們明明知道為什麼還要違背?
為了免除了這個過失,一定要上面講什麼,下面就輔導什麼,然後針對這一個要點去思維,去記住,去串習,這樣才符合法道的要求。否則口裡說一套,實際做的是另一套,有什麼效果呢?所以這都是要去實行的。
如果上中下不在一條主線上走,那把人引到哪裡去呢? 你們又怎麼去實現自己一生修行的目標呢?
但是這個目標也不必立得太高,你一步一步走,自然會越來越好,一開始浮想聯翩,幻想如何如何,自己去搞一套,又能搞成什麼呢?離開傳承的軌道,憑著自己的分別心想一套,能做成什麼呢?上下的觀念都不扣攏,還算什麼集體呢?
所以,這個問題要再三地強調。
我們應當想到,怎麼來自利和利他,它的著重點在哪裡?
現在提出這個要點來,應當是很及時的,否則的話越發展恐怕問題越多。
當然這也是做一次嘗試,到底達到什麼效果也不敢說。
但我們只要一起努力,就會有越來越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