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恰美仁波切會講述自己是怎麼選擇刹土的。我們要抉擇此生最後往哪個刹土去,首先要瞭解總
體上有哪些世界。這裡有輪迴所攝的世界、涅槃所攝的世界,這叫做“刹土”。
這些刹土到底有多少?是怎樣的情形? 對這些有了總體的瞭解後,就要想:我們很熟知的清淨刹土有報土、化土等等,哪些地方我可以去呢?輪迴的刹土哪些地方我可以去呢?我們都要一個一個去考慮。
就像高考後很快要報志願,面臨著我去什麼學校, 這裡有很多高層次、中層次、低層次的學校。有些學校分數線特別高,我沒辦法考取,我不應該做不切實際的想法。有些學校我夠分數線,但是不太理想,它裡面不是那麼具足功德,或者功德不是那麼超勝。這樣我就想: 還是以我現有的成績,選擇一個特別合適的。
我們選擇刹土就像這樣,此生還有若干年的學修, 就好比高考以前各年級的學習,但時間也很快。
到了臨終就是高考的時間,我們心裡的作願就是填一個志願。志願填什麼,就要用智慧去抉擇。
當我看到某個刹土錄取線很低,又是一個全法界名牌刹土,裡面的功德十分殊勝,當然這是我的首選。這樣很容易定好自己的歸宿。
定了以後,我們當然就是這樣去發願、去爭取,就好比要填志願,肯定會寫這個刹土的名字。這就填好了志願, 抉擇好了去處。
對學生來說,高考填志願是非常重大的,而對我們修行者來說,一直陷溺在生死苦海裡,考慮到未來解脫成佛命運的時候,刹土的選擇就重要無數倍了。由此大家應該能理解到它的重大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