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參加 北縣活化課惹毛家長

張貼日期:Sep 13, 2010 6:43:56 AM

回應「強迫參加 北縣活化課惹毛家長」2010-9-09 22:48 作者:未具名網友

 

■未具名網友

 

活化課程看似國家介入照顧工作,但其實是傳統以來的台灣升學體制下「教育工學」的時間性延伸,從科目的選擇、時間的分散,都可看出決策過程的粗糙。

 

■政府的決策,有時卻造成實踐者的負擔。圖為6月4日,反活化課程家長連線、人本教育基金會等團體,在教育部門口舉行記者會,演出行動劇陳情,抗議台北縣國小辦理的「活化課程實驗方案」。(圖文/中央社)

 

偏重英文失去意義

從科目來說,首先必須問「為何是英語?」「為何不是數學?」因為,數學授課時數偏少,加上難度頗大,是基層導師所共知的。而許多家長其實也都無力指導數學(特別是高年級),部分高年級學生也有放棄數學的情形,這對以科技產業為主的台灣並非好事。

 

數學的訓練不僅是理工科必要的,管理、人文社會學科的邏輯論證能力,也都必須在數學課程逐漸養成。

 

反觀英語,在小學只是基礎性的會話、單字練習,在國小、國中各階段都會有不斷出現的反覆課程,是否必須因為「國際化」的需求,而擴增兩節課?

 

其次,未能力分組的活化課程,其實是資源的浪費,英語能力差異頗大的學生,放在同一教材、教法,是否得宜?教師勢必以中間程度者為教學重心,如此對於落後者和程度領先者,上課的意義何在?

 

剝奪時間 製造壓力

其三,家長是否真的有選擇權?因為,星期三下午並非一定是英語課和所謂的精進閱讀課;相反的,更可能是英語課和精進閱讀課被打散在課表上,家長如何拒絕如此的活化課程?即便要拒絕,也必須有足夠的時間資本,在一天之內頻繁接送3、4次以上。

 

其四,已在校外補習英語的小朋友,會因為活化而停止補習嗎?由於活化課程的未分組與教材深度的偏中間性,使家長對其內容的深度、廣度有著不信任感,校外補習才能強化英語程度的焦慮並未解除。反而是,校外補習或原本利用星期三下午的才藝課,必須向晚上延伸,甚至到9、10點為止。這對所謂多元化學習的家長和學生而言,其實是一種時間剝奪與壓迫。

 

其五,國小原本的週三下午研習時間或級務處理,看似可以移動到任何時段,但導師的喘息時間其實被高度忽略了。

 

眾所皆知,國小導師的班級本位主義,必須隨時身處班級進行班級經營,即使科任空堂導師,也很難從班級情境中完全抽離,精神的壓迫感早已超越教學的疲累。

 

原本的週三進修時間,雖然是研習,但處於學生不在場的校園,因而導師可以有喘息時間,進行學習或班務處理,但是活化課程的決策者完全無視教師如此的照顧工作者喘息的必要。

 

完全以上課節數這種量化勞動的縮減(一節)來宣稱減輕教師負擔,將週三下午的喘息時間抽離,導致導師的精神壓迫無法得到實質的紓解。

 

這種將教學場域的現場性,視為由一節節課拼貼起來的課程觀,其實是行政教師或科任教師所專屬的。對於導師而言,學生的在校就意味著精神性、身體性和情緒性的勞務正在進行中,顯然教育行政部門無法理解或故意忽略班級經營心理層面的勞務。

 

照顧政策太粗糙

活化課程一開始,就是企圖滿足有照顧需求家長,並藉由如此的照顧工作,降低家長的教育成本,並累積決策者的政治資本。從階級來看,中下階層的家長在照顧成本的考量下,最能贊同如此的照顧工作。但對於多元學習或課外英語班的家長而言,這種在校時間擴延的結果,不僅失去照顧的意義,反而是一種壓迫與剝奪。

 

我們看到了政策制定者為了極大化其政治資本,不惜透過分化階級的方式,來進行強制性的「教育工學」,而國家所忽略的照顧體制,在活化課程中,透過混淆教育和照顧兩者,來廉價的達成。

 

台灣社會一向忽視照顧工作者的精神與情緒勞務,僅僅以時間作為衡量其付出的參照。

 

在活化課程的實施上,我們也看到了相同的邏輯,上課節數被教育行政部門視為唯一衡量教師付出的指標。事實上,母職化的國小導師勞務,絕不只是教學如此的勞務而已,有更多精神性、情緒性無法被測量的勞務。

 

我們所擔心的是,當班級經營者缺乏週間喘息的時間,如何能有對班級經營的熱情和積極性?失去良好班級經營的班級,再多課程的教學成效又會如何?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