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Aug 30, 2010 5:9:19 AM
感謝進賢老師提供國語日報資料
全文引自國語日報
吃營養午餐時,一邊跑一邊吃,很容易發生意外。日前臺北縣國小附設幼稚園幼童吃魚丸噎到致死,靖娟基金會表示,學校除了避免提供丸子類等圓滑食物外,也要培養兒童良好的進食習慣,坐下來專心吃飯。教師也應定期接受急救安全訓練,發揮臨時搶救功能。
靖娟基金會研究員許雅荏表示,兒童咀嚼及控制能力不像大人那麼好,大人噎到可以用力咳出或催吐,但兒童噎到卻不知如何反應。尤其學校午餐時間,有些教師不一定在教室,學生打打鬧鬧,邊吃邊講話,或是邊吃邊玩,很容易發生意外,教師不在場也無法急救。
「如果用餐禮儀不正確,吃任何東西都有可能噎到或嗆到。」桃園縣中山國小食物營養師康秀玉說,用餐時,教師一定要在教室,指導學生安靜的吃飯,細嚼慢嚥,用餐時間至少二十五分鐘。她也發現,兒童打菜時會忍不住邊走邊吃,教師要特別注意。
許雅荏說,兒童喉嚨小,應避免提供魚丸、水晶餃、龍眼、湯圓等圓滑食物。康秀玉說,龍眼和荔枝因為要吐子容易嗆到,學校會避免提供。至於丸餃類,最好切片,比較好吞嚥。吃湯圓時,則選擇顆粒小、不容易噎到的小湯圓。
康秀玉表示,因為安全考量,學校食材往往受限,例如不敢提供有刺的魚,但魚是最容易消化的蛋白質。為了營養均衡,中山國小仍提供肉魚、白帶魚等食材,重要 的是教師要指導學童小心把刺挑出來。「教師如果引導學生正確的進食,不僅食材的選擇可以更豐富,學生對食物的接受度也會提高,比較不會挑食。」
為爭取意外發生時的搶救時間,教師具備基本急救技巧很重要。不過,目前國小都是不定期舉辦急救安全研習。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說,國外的學校每兩年舉行一次CPR訓練,安全教育課程更是每年都舉辦。
兒童容易噎到的食物
丸子類──貢丸、水晶餃、肉丸、魚丸
黏稠類──湯圓、麻糬
水果類──葡萄、龍眼、荔枝
甜點類──果凍、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