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6.07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多元活化課程實驗計畫

張貼日期:Oct 30, 2011 1:41:12 AM

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多元活化課程實驗計畫

(修正草案)

                                         100.06.07

壹、   緣起

國民義務教育係每位國民應有的權利與義務,地方政府必須全方位照顧每位學生,不讓每位學生落後。新北市幅員遼闊,學校分布區域包括都會、山區及海邊等,學校規模小者僅有4班,規模大的多達140班,加上區域位置及經濟差異等造成教育的落差,如何縮短城鄉差距,不讓每位學生落後是本市責無旁貸的責任。

新北市在升格之後,如何提升城市競爭力成為首要的課題,而城市競爭力主要係仰賴市民品質的提升,提升則需要靠教育的力量。又升格後,社會大眾及家長對於教育的期待甚殷,加上日新月異的變化甚鉅,讓新北市的學生在正常學習下,還能有更多的機會學得多元的能力,以紮實國語文根基,培養英語溝通能力,關注國際社會議題,發展個人多元才藝,以培育世界公民。

新北市自97、98學年度試辦「活化課程實驗方案」計畫,以提昇學生語文能力的角度出發,輔以提高學校人力配置,除降低教師授課節數,並能實質降低家長負擔。本計畫97學年度48校參與,98學年度增加37校共85校2,000班試辦,經教授團隊評估研究顯示:參與活化課程之學校,超過九成的孩子喜歡活化英語課程,超過八成的家長贊成本方案。99年6月29日經台北縣教育審議委員會獲致各界共識,並報請教育部於99年7月3日函核復同意,自99學年度起全面實施。

爰此,100學年度續辦本項課程實驗計畫,將秉承先前辦理活化課程實驗方案計畫的基礎和經驗,遵循100年4月15日新北市議會審查預算七項附帶決議:1.多元活化課程實施須符合課程綱要;2.以社團化方式辦理,提供多元學習課程,不限英語;3.採班群方式,規劃共同時段進行教學;4.多元活化課程需聘用合格教師,並與大專院校合作辦理認證課程,英語正式教師比例應逐年提昇;5.多元活化課程調整後,各校仍需維持每班教師編制1.7人;6.多元活化課程實施應充分尊重家長的選擇權;7.開設科目及內容訂定合宜規範,並建立審核機制等原則下。經教育局召開多次會議研商討論及蒐集整合相關意見後,100學年度將原名稱修正訂為「多元活化課程實驗計畫」,朝「多元化」、「社團化」方向來進行調整,以「提升語言能力、啟迪多元智能、發展特色課程」為主軸,在尊重學校自主規劃及家長選擇權原則下,關注學生國際競爭力、提昇學生語言能力,開發學生多元潛能,透過加深加廣課程發展優勢才能,亦透過分組學習不放棄每位學生,進而能夠發展學校特色,培育兼具國際競爭及在地關懷的全方位人才。

貳、   依據

一、    地方制度法第18條。

二、    教育基本法第10、13條。

三、    教育部95年3月27日台國(二)字第0950030367C號令修正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要點。

四、    教育部99年7月8日台國(二)字第0990115619B號函同意「臺北縣99學年度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修正計畫」。

五、    100年6月7日新北市第一屆教育審議委員會決議。

參、   目標

一、    全面提升語文能力,縮短城鄉學習落差。

二、    符應時代人才需求,培養國際接軌能力。

三、    多元社團適性學習,開展學生多元智能。

四、    發展學校特色課程,強化學生關鍵能力。

五、    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啟發創造思考能力。

肆、    辦理原則

一、            建立共識:透過與社會、學校、教師與家長共同討論,經教育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取得共識。

二、            自主多元:各校自主規劃多元學習課程,包括英語、語文(含閱讀)、才藝、體育及(或)學校特色等多元課程。

三、            尊重選擇:充分尊重家長選擇意願。

四、            保障權益:課程規劃及內容保障學生受教權益。

五、            專業師資:依規定聘用專業師資,維持教學品質。

六、            評估成效:每學年進行成效評估,作為修正調整之依據。

伍、   辦理單位

一、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辦理單位: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

陸、    辦理期程:自100年8月1日起實施。

柒、   辦理方式

一、            參與對象

(一)          國小各年級有意願參加之學生。

(二)          各校應於開學前調查家長意願,並尊重家長選擇權。學生未參加多元學習課程之節數,不列入出缺席登記。

二、            課程配置

(一)          低、中年級:多元活化課程共3節,其中精進語文(含閱讀)1節,國際文化學習或其他多元學習課程2節。

(二)          高年級:多元活化課程共3節,其中彈性運用節數1節,國際文化學習或其他多元學習課程2節。

三、           課程規劃原則

(一)          各校多元活化課程鼓勵優先開設國際文化學習課程,並得依學生不同程度開設分組學習課程,以臻適性兼顧多元學習之效。低年級並得以不分組方式進行。

(二)         各校國際文化學習課程,得視學生學習及教學需要,規劃開設延伸加廣課程,如英語讀者劇場、英語戲劇、英語繪本閱讀、歌曲教唱、班級短篇文章閱讀等,以及針對學習低成就學生實施補救教學。

(三)          多元活化課程之實施,得採班群、年級、年段方式,規劃於共同授課時段進行教學為原則;其每班上課人數由各校審酌實際情形調配。

(四)          多元活化課程之精進語文(含閱讀)及彈性運用節數,應參照九年一貫各學習領域之課程綱要進行規劃,強化學生基本能力,兼顧學生多元智能的開展。

(五)          精進語文(含閱讀)可延伸語文課程,或以繪本閱讀與製作、韻文、讀報等,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

(六)          多元活化課程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多元能力為目的,重視學習過程,不列入正式學習領域成績計算。

(七)          各校開設之多元活化課程,由學校行政單位衡酌師資、學生需求、設備、場地及課務編排等條件整體規劃開設,並撰擬課程計畫,提經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通過後,併同各領域課程計畫報局備查。

四、        師資安排

(一)          由現行教師員額編制及依法增置教師,編配教師人數每班1.7人妥適配置專業師資。

(二)          師資資格:由合格教師及符合規定之教師擔任授課。

(三)          師資安排:各校依開設課程,應優先安排校內具備專長之教師擔任多元活化課程之授課;並得視實際需要聘任校外師資,所需兼代課鐘點費得由學校年度預算人事費用項下勻支運用。

(四)          各校編餘節數,得優先降低級任教師授課節數,其減課幅度由學校自行研議。

(五)          擔任國際文化學習課程補救教學之節數得列入每週應授課節數計算。

五、            教師進修

(一)              各校於共同時間安排教師進修,進修方式得包括成立教師專業社群、教學工作坊、教學研討會等,由各校視實際需要訂定,亦可跨校安排校際共同進修方式,形成區域策略聯盟,進行教學分享,以提升專業知能。

(二)              由教育局規劃與大專院校合作辦理英語教師增能、認證課程,強化教師專業教學能力。

六、            課程設計

(一)          參採市版能力指標,選用補充教材並進行加廣學習。

(二)          參採市版能力指標,自訂校本教學計畫與發展特色。

(三)          提供精熟練習機會,提高學生練習次數與接觸時間。

(四)          因應不同程度學生,提供不同學習教材與學習機會。

(五)         弱勢學生補救教學,減少學習障礙並提高學習興趣。

捌、   經費來源及補助

一、            由教育局年度預算支應,並得視預算編列情形,酌予補助各校經費,辦理教師進修、教師行動研究、成果發表,及充實教學資源,如圖書增購、自編教材編印等。

二、           各校應妥善運用專科教室、英語情境教室及語文故事屋,規劃各項課程及活動,有效運用教學設備與資源,教育局並得視各校辦理成效酌增補助經費。

玖、   訪視輔導

一、            各校應先行針對多元活化課程之實施成效辦理學校自評。

二、            由教育局聘請績效訪視評鑑團隊,到各校進行訪視及輔導,了解多元活化課程實施情形,包括課程計畫撰擬、師資規劃、教材選用、學生學習成效等,以為未來持續修正之參考。

三、           由教育局每年擇選辦理成效優良學校進行發表及分享,傳承辦理經驗。

壹拾、 研究回饋

一、           由教育局規劃進行實徵性研究,外聘研究團隊每學年進行研究分析及成效評估,以實際瞭解辦理情形,作為修正之依據。

二、           學校應定期配合本局外聘研究團隊進行研究分析,並鼓勵教師進行行動研究,以實際了解辦理情形及成效。 

壹拾壹、      預期效益

一、            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增加國際語言文化學習機會,紮實學習根基。

二、            提供多元學習活動,激發學習興趣,發覺學生潛能,培養多元能力。

三、           發展學校特色,展現學校特有獨特性,建立學校優勢品牌。

四、            增進閱讀機會,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啟發學生創造思考能力。

五、            降低家長經濟負擔,提供弱勢學生公平學習機會,弭平城鄉學習落差。

壹拾貳、      其他配合事項

一、            學校應派員出席教育局召開之相關會議,交換意見並進行經驗分享。

二、            學校應妥善規劃課程及安排教師課務,並充分向教師、家長說明。

三、            學校所屬英語教師應接受教育局安排之各項教育訓練。

四、            學校應透過辦理校內英語比賽或成果發表,並參加校外英語競賽或社團活動等,展現實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