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Sep 03, 2010 7:46:19 AM
北縣家長自救 拒填活化課申請表2010-9-02 23:38 作者:游婉琪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台北縣教育局提出「活化課程」實驗方案勾勒國際化的美好願景,聲稱絕對尊重家長立場。如今家長在兌現「選擇權」支票時,卻必須經過校方初審、教育局複審,才能讓孩子不必綁在教室3堂課,繁複的手續讓家長滿腔怒火。
家長無教育選擇權
永和、自強、莒光、江翠等國小的家長跨校組成「活化課程家長自救會」,目前已有2千多人連署,反對填寫「不參加」活化課程申請表格,對教育局漠視家長選擇權表達嚴正抗議。
教育局規定,不參加活化課程的家長,必須仿效在家自學方案提出申請表,再經校方初審、教育局複審重重關卡,部分學校甚至要求家長必須列席提出審查委員會說明,家長自救會質疑:「何來教育選擇權?」
活化課程家長自救會會長曾孟儀表示,活化課程屬於實驗方案,上課時間應該是學生的自由時間。她質疑,教育局既然有時間審核家長的申請,為何不要求學校出示課表,審核各校排課狀況?
曾孟儀不滿,活化課程如果真如縣長所言是德政,為何要把每個人都搞得這麼累?
活化課失去家長信任
上學期結束前,北縣教師會發起「516牽手護童年」遊行,抗議台北縣執意施行活化課程。教師會主張,強制辦理,無法解決師資不足與排課難題。如今教師預言成真,台北縣教師會理事長李雅菁表示,從校方招募師資困難到家長反彈,只是冰山一角。她憂心,活化課程如果造成家長不信任學校,後果誰來負責?
曾任台北縣在家自學實驗方案審查委員的李雅菁表示,在家自學時間較長,為了維護學生受教品質,教育局必須嚴格把關。反觀教育局對於不參加活化課程學生的處理方式,李雅菁說,這根本是直接把在家自學整套搬過來,未經妥善規畫,當然引起家長不滿。
全教會副祕書長李敏瑞不解,在法定時數內,學生接受國民教育,是應盡義務,但活化課程不是義務教育。他表示,實驗方案的主體是學生和家長,教育局卻完全搞錯主客地位,認為人人都應參加。
開學至今,許多家長紛紛接到學生反應課程「不活化」。李雅菁表示,從許多學校6招、7招才徵到足額教師,「來多少、收多少」已是不爭氣的事實。學生英語程度參差不齊,再遇上不合格的師資,雙峰現象勢必加劇。
面對家長與老師的反彈,台北縣教育局國小教育科科長丁雅君表示會「個案處理」。她解釋,審查只是為了確保學生英語能力及家長安置情形,作業上完全以家長方便為主,過程絕不刁難。
丁雅君表示,活化課程規定各校徵聘教師時,必須就筆試、口試、試教、實作至少擇2項辦裡,門檻不至於降低到大學畢業即可報名,希望家長能多給老師們一段觀察期。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9449
不上週三活化課程 放行費周章
更新日期:2010/09/03 04:11
要假單 警衛才肯放人
〔記者何玉華/北縣報導〕台北縣新學期實施英語活化課程,每週額外增加3堂課,原本的週三半天上課成為全天課,就算家長不讓孩子參加活化課程,到學校接孩子,學校也不願放人,幾番折騰讓家長氣炸。
活化課程家長自救會會長曾孟儀說,週三中午放學後到學校接孩子,必須由老師開假單到學務處蓋章後,警衛才肯放人。另一位家長則因為請安親班代接,折騰得更久,申請表還以自學方案不夠清楚被退回,校方向家長表示,前2週必須由導師開假單,未來傾向辦理通行證。
曾孟儀說,學校的作法只能用「一整個糟」形容,沒有規劃好如何處理不參加學生的安排,與教育局說的便民作為根本兩回事。
教育局強調不會刁難
教育局國小教育科長丁雅君重申「方便家長帶領」原則,只要有家長提出不參加申請,學校就要微調課表;對家長的申請也不會刁難,只是要瞭解如何安置。
台北縣教育局「活化課程實驗方案」,國小低年級英語課程從每週1節增加到3節,中高年級從每週2節增加到4節;試辦2年來,偏遠學校反映不錯,石碇鄉永定國小校長汪素娥說,家長認為總比孩子在家無所事事好。坪林國小校長劉鳳儀說,小朋友增加英語接觸機會,學習成效不錯。
但都會區有不少家長反彈,爭取不參加的權利,台北縣教育局在修正方案中提出自願參與機制,獲教育部同意全面實施,如今家長發現課表分散排,接送成問題,還得提出申請經學校、教育局審核。
曾孟儀說,既然是實驗方案,就不該違法強迫參加,偏遠鄉鎮與都會地區有不同需求,應該將資源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03/78/2cbcv.html
北縣英語活化課程 首周爭議不少
2010/09/03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黃福其/台北報導】
台北縣英語活化課程上路第一周,已傳出不少爭議,如未尊重家長選擇權、師資「量不足、質不優」等。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要求北縣政府督促各校,不能叫不想上活化課的孩子自習,而需安排照顧或協助學習;且目前要求家長寫自學申請書,經審查才可不上活化課,也不妥當。
台北縣教育局表示,請家長填寫自學申請表的用意是為了全面關照學生學習、維護學生安全為考量,審核過程「絕不刁難」,教育局複審機制就是為避免學校初審把關過於嚴格,造成家長不便;學生經複審通過,未參加活化課程並不列入出缺席登記,且活化課程未列入正式學習領域成績計算,成績並不受影響,如果家長選擇在校內安置,學校也會有專人陪伴,給予學生最妥善的照顧。
台北縣「活化課程家長自救會」成員曾孟儀、劉嘉琳表示,家長只是不願意上活化課,跟「自學」沒有關係,為何要求不參加的家長要填「學生自學申請表」?他們呼籲全縣家長拒填申請表,以示抗議。
楊昌裕表示,如果家長選擇不上正規的課程,的確該提出申請,但活化課程屬於實驗性質,家長可自由選擇參不參加;北縣目前要求家長提出申請、自學計畫,還要經學校初審、縣府複審的做法,會引發爭議,家長也不會接受,教育部將要求北縣教育局落實當初要尊重家長選擇權的承諾。
「當初台北縣政府信誓旦旦,家長也才會有信心,如果實際作業不符當初承諾,還是紛紛擾擾,教育部會進一步到現場視察、了解。」楊昌裕說。
北縣教育局說,學校課程的規畫是依據試辦成效及家長意見反應,課表編排彈性採集中、分散編排、微調機制等方式。部分學校的作法是當班級中有學生申請不參加,審核通過後,即依據審核結果在不影響其他原訂作息安排下,進行課表局部調整,編排在每天最後1節、或2節、3節等不同時段,以利家長安置學生及另行規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