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Oct 27, 2010 12:40:21 PM
人間福報2010/10/26 | 作者: | 點閱次數:54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本報台中訊】為提高師資品質,並解決流浪教師問題,教育部規畫提高師資生遴選標準,建議增設成績申請門檻,填寫教師生涯自陳量表、組成遴選委員會,及在甄選作業時進行筆試、口試及意向測驗,預計明年公告方案做法,提供各校參考依據。
教育部昨天在台中舉行師資培育大學主管聯席會議,部長吳清基表示,民國一○一年教育部將增設「師資規畫及培育司」,專責管理師資培育體制,並檢討目前制度,朝「量少質精」的方向規畫。
受教育部委託規畫遴選方案的台中教育大學校長楊思偉在會中表示,近年師道淪落,需要重建教師專業,因此提出精緻師資培育計畫,建議遴選師資生,應加入預修課程,並增設成績門檻,申請者成績必須達到該系或該班前百分之五十,或者指考、學測成績PR50以上,且大一操行成績八十分以上,才能參加師資生遴選。
楊思偉說,目前研擬的遴選標準,包括設置申請成績門檻、填寫教師生涯自陳量表、組成遴選委員會,以及在甄選作業需進行筆試、口試和意向測驗,這些都是各師培大學未來遴選師資生的必要條件;他並以台中教育大學目前實行的住宿機制,建議師資生應團體住宿生活至少一年,若長期生活習慣不佳,就應退出師資生培育。
楊思偉也認為,師資生修畢教育學程,至少要做義工服務五十小時,且其中至少二十五小時需在小學服務,做為培養師資生服務奉獻的人文關懷學習。
楊思偉指出,師資生的素質逐年下降,缺乏專業標準管控,愈來愈難培養優質老師。他認為,現在師資是「可以挑」的時代,應「量少質精」,先找出合適的學生再進行師資培育。
中教司司長張明文表示,今年度師資生核定招生名額計八千八百二十五名,但因應少子化趨勢,師培數量已逐年減少,呼籲師培大學應建立師資生汰選機制,教育部也正研擬中教大提出的方案,明年就會公告師資生遴選建議事項,希望學校配合實行。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06882
中教大 103年推動師培計畫
人間福報 2010/10/26 | 作者: | 點閱次數:43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本報台北訊】台中教育大學將試辦「精緻師資教育機制」,在大二、大四皆設置汰選機制,學生必須要升上碩士班才有機會取得師資生資格,計畫要用六年時間培育專業教師。
中教大校長楊思偉表示,中教大預計在民國一○三年全面推動「二加二加二」師培計畫,未來學生進入大學部就讀,大二時會先遴選出二百名適合從事教育工作的學生,大四時再篩選出七十至八十名,升上研究所時,再與由其他大學考進來的學生,合計招收一百一十名,讓學生在碩士班二年,再接受師資培育,要對師資生資格嚴格把關。
參與新制規畫的中教大校長秘書陳盛賢指出,實施精緻師資教育機制,碩士班會全面以師培課程為主,每周至少有一天,半天到中小學實習,半天再回學校研討,讓學生實際參與教學現場後討論遇到的教學狀況,更能讓學生確認自己適合步入教師生涯;此外,學生畢業前還要通過教學演示評量,教得不好就無法畢業。
中教司司長張明文表示,中教大是全國第一所試辦此制度的學校,屬於實驗性質,教育部支持,並會依試辦成效來進行政策評估,但預估要十到二十年才能看到成果。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06889
教部訂門檻 控管師培品質2010-10-25 22:53 作者:游婉琪
台灣立報【記者游婉琪台中報導】流浪教師是錯誤政策的犧牲,為了亡羊補牢,教育部計畫於民國101年增設「師資規劃及培育司」,建議各師培大學訂定成績門檻,要求師培生修滿教育學程前,需於小學從事志工服務。
教育部於台中教育大學舉行99年師資培育大學主管聯席會議。校長楊思偉表示,中教大近年調整中小學師資遴選及輔導機制,規定申請門檻必須在全系或全班成績前50%,或指考及學測成績達PR50以上,才可申請教育學程。
楊思偉說,新世代的教師強調專業能力,師資培育更需在入口時即做好管控。除了成績限制,學校也要求學生操行成績須達80分以上,畢業前至少從事志工服務50小時,其中25小時必須前往小學服務,讓師培生直接面對學生,誠實檢視自己到底「喜不喜歡當老師」。
中教大師培生從大二起採「團體住宿」制度,楊思偉指出,團體住宿結合生活教育,培養師培生與他人溝通交流能力。針對「長期生活習慣不佳」的學生,校方會在評比過後,建議退出師培。
走向量少質精
教育部中教司司長張明文表示,教育部為確保師資培育的品質,做好前端人數控管,將統整各師培大學共識之後,頒布最新的師培遴選辦法,鼓勵各校仿照中教大訂定門檻,讓師資培育走向「量少質精」。
張明文強調,教育部不會統一規定各校遴選辦法,各校可依據差異彈性調整。如團體住宿對於學校宿舍床位不足的大學,可能會造成排擠。教育部鼓勵各大學可朝成績門檻、志工服務等可行性較高的項目先辦,最快可於100年8月上路。
畢業不保證就業
張明文補充,師資培育朝多元發展,師培主要是為了儲備教師,而非保證學生畢業後一定要當老師。他表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師培生即使無法成為正式老師,更多好父母也是國家的寶貴資產。
對於師培遴選增設成績門檻,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學生劉于嘉認為,如果老師個個都是成績優異沒有受過挫折的人,在輔導學習成效較差學生時,容易無法理解「學生為什麼學不會」。
但是如果站在提高師培通過率立場,校方增設成績門檻,確實能篩選出「比較會念書考試」的師培生。
門檻各校自訂
台東縣教育處處長汪履維表示,師資培育資源難得,學生時間也很寶貴,教育部師培生遴選設置門檻是正確方向,透過各校自訂合適辦法,才能有效「選對的人、做對的事」。
楊思偉表示,一般非教育大學師培中心僅僅只有少許能力,要充分顧及學生多方能力發展困難。除了遴選機制,他認為,各校針對師培生轉換跑道的機制也須再強化,幫助不適任學生找到正確方向。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1117
4+2師培計畫 培養優質教師2010-10-25 22:51 作者:游婉琪
台灣立報【記者游婉琪台中報導】當老師也要念碩士?台中教育大學辦理4+2「精緻師資培育機制計畫」,學生可於大一大二先修教育通識課程,大三大四在本科專業外加入預備課程,大學畢業經評估後,再進入碩士專業教學領域。
台中教育大學校長楊思偉表示,中教大目前全校超過一半學生參與師資培育,隨著少子化帶來教師名額縮減,校方大膽規畫4+2「精緻師資培育機制計畫」,預計101年招生,103年正式轉型成為碩士師資培育大學。
楊思偉表示,6年一貫的碩士師培計劃規畫將於大學部挑選2百名學生,大四逐步篩選剩下7、80名,加上校外有意從事教師職業的大學畢業生,一共招收約110個名額。
中教大秘書室專員陳盛賢表示,一般通過教師甄選的老師,即使有能力考取好成績、試教時表現優異,實際進入教學現場後,卻無法勝任長期的班級經營工作,成為師資培育的隱憂。
陳盛賢強調,中教大長達6年的精緻師培計劃並非讓學生花更多時間在取得教師專業證照上,而是將師資培育過程分成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及碩士班3階段,提前告訴不適合的學生,建議他們早點轉換跑道。
陳盛賢表示,一般大學的碩士師資培育課程過於理論化,學生欠缺實務經驗。精緻師培計劃安排學生,必須每周到學校實習半天,為期半年,再回到班上討論實習經驗,而非「畢業後把學生丟入戰場半年」。
教育部高教司幹事傅遠智表示,目前全國每年約有10幾名公費生,大多來自升學考試成績優異的學生。他表示,這些學生選擇師培體系,並非都想成為老師,更多是考量家庭經濟因素,造成公費生即使「躺著也能畢業」,卻未必是好老師。
傅遠智透露,許多公費生名額都是各縣市不甘不願釋出,中教大所推出的精緻師培計劃一旦成功打響口碑,仿效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成功經驗,鄰近縣市自然願意提供名額委託中教大培育優秀師資,讓真正想成為老師的學生,不怕念到碩士還是失業。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1114
師培生遴選 設成績門檻志工服務時數也納入「助源頭減量」
2010年10月26日蘋果日報
【許敏溶╱台中報導】為解決少子化導致流浪教師太多問題,教育部昨宣布,明年九月起,各大學師資培育機構須訂師培生遴選標準,包括學業與操行成績門檻、志工服務時數等,通過者才能報考教師證,希望從前端調控師培生數量。學者認為有助源頭減量,但呼籲要做好配套,以免影響學生信心和生涯規劃。
提升品質
師培大學主管聯席會議昨討論師培方向,教育部長吳清基說,後年教育部將增設師資規劃及培育司,專責管理師培體制,教培將朝量少質精方向規劃。
籲校方應做好配套
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說,核定下學年師培招生八千八百二十五名,現每年約六千人取得教師證,教師職缺卻有限,決定調控前端數量,將行文要求各校明年九月起訂立師培生遴選標準,必要條件包括學業與操行成績、志工服務時數,通過者才能報考教師證;各校可自訂成績門檻、服務時數,後者須至少一半時間在國小服務,「才知道是否適合教小孩。」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王麗雲說,此政策有助源頭減量,但對已修教育學程卻無法通過標準報考者,校方要做好配套,以免影響其信心及生涯規劃。
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王姓學生感嘆:「以後要當老師越來越難,但老師工作深深影響下一代,提高標準是必要的。」
六年一貫師培試辦
此外,台中教大預計後年起試辦六年一貫中小學碩士師資培育,該校校長楊思偉說,該屆入學生若想成為師培生,大一得集中住宿,大二升大三時選出二百名師培生,逐步淘汰不適合者,大學畢業後直升碩士,希望藉此提升教師品質。張明文說,該方案為試辦,暫無推廣計劃。
精緻師資培育做法規劃
◎目的:提升師資培育品質
◎必要項目:
˙設立門檻:師資生需為該系、班學業成績前50%,或學測、指考PR值50以上;另須操行成績80分以上
˙人文關懷學習:教育學程修畢前至少從事志工服務50小時以上(一半以上時間需在國小服務)
˙填寫教師生涯自陳量表:了解是否喜愛與小孩相處
˙組成遴選委員會:決定教師甄選項目與比例
◎非必要項目:
˙團體住宿生活1年
˙參訪弱勢者機構
◎實施時間:明年九月起
註:內容為原則性,各校可自訂更高或更低標準。
資料來源:教育部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913426/IssueID/201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