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智悲講堂
你知道
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裡的
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肖申克的救贖》
近一百年,西方自由主義價值觀風靡全球。青年人崇拜任性,拒絕束縛,喜歡隨心所欲,討厭條條框框。他們說:「只有揮霍的青春,才叫青春。」
還有人努力追逐自己的欲望──金錢、權力、名聲、愛情,覺得這才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才是在向著自由邁進,而越自由,就會越快樂,生活也就越美好。
真的是這樣嗎?
自由是人類枷鎖中最粗的一條。
──紀伯倫
在韓國首爾郊區的一片大草地上,有幢灰色二層小樓,這是一家名叫「Prison inside me」的監獄化酒店。
住客統一換上囚服,禁止帶入私人物品以及手機等一切電子設備。每間「牢房「只有6平米,裡面有一個小桌子,一個燒水壺、一張瑜伽墊、一個洗臉盆、一隻馬桶。沒有床,也沒有鐘錶。
在絕大部分時間裡,住客會被鎖在「牢房」裡。粥菜等簡單飲食由房門下方的開口送入。
這所「監獄」的住客有各種各樣的人:學生、白領職員、企業老闆,以及全職家庭主婦。
在這個小房間中,沒有手機,沒有鐘錶,沒有交談;可以思考,可以書寫,可以哭泣。
在這裡,他們完全屬於自己,慢慢治癒疲於奔命的身體與心靈,反思那些平日裡無暇考慮的問題。
住客們雖被限制行動、單獨監禁,但他們的心靈,卻感受到了空前的自由。有人說:「這裡不是監獄,真正的監獄是我們離開這裡後要回去的地方。」
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獨立。
──費斯克
有時候,追逐欲望的生活像一座無形的監獄,而有形的監獄,卻給了人們最大的自由。
「監獄」酒店的創辦人 Kwon 談到他的初衷時說:「我希望幫助更多人獲得心靈上的自由,哪怕只是一小段時間。」
人們高談闊論各種自由,可是最根本的自由卻被忽略,那就是心靈的自由。我擁有對我的念頭做出選擇的自由,我擁有對外境事物作何反應的自由,這才是從精神源頭獲得了根本自由。這種自由不會從欲望與激情中得到,與之相反,它源於自律、反省和持戒。
堪布曾在瑞典庫姆拉監獄做過一場演講,他對服刑人員們說: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自律是自由的第一條件。從表面上來看,自律好像是沒有自由的、是痛苦的,但實際上從長遠來看,對自己的前程很有意義。
我們佛教當中有戒律,而且隨著層次的提高,戒條越來越多。古人說:自我限制是最好的自由源泉。我們知道,不管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裡面也都有很多戒律和行為約束。實際上這就是提升人心靈的方法。
我覺得在監獄裡面閉關真的很好。本身瑞典天黑的時間也比較長,在這裡禪修的話,對個人來講是很好的一種閉關。我們藏傳佛教閉關的時間有三年、三個月或三天。閉關禪修需要在比較寂靜的地方,外面的世界有時候很亂,可能在這裡更好一點。」
我們追逐的「名、利、權、情」,幻化為「名韁、利索、權牢、情關」,禁錮了原本光明的心性,讓我們離真正的自由越來越遠。而自律和持戒,卻會讓我們從迷亂與昏沉的束縛中解脫。
不自由,毋寧死。
你,要爭取生命的自由嗎?
人類需要信仰和道德,它們契合生命的實相,順應自然定律,是真理的核心和精華。它們並非束縛,而是心靈的徹底自由和解放,是快樂之源。它們完好無缺地存于佛教的寶藏中。
——索達吉堪布
本文教言恭錄自堪布
《佛教的自由觀》
《人生格言系列3:永別血腥和殺戮》
海倫·凱勒
囚於黑暗中
87年
曼德拉
囚於獄中
27年
斯蒂芬·霍金
囚於輪椅上
51年
我們
囚於生死中
每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