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巴仁波切開示
我們想把修行方法和傳統智慧納入自己的固定思維,讓它們符合我們的慾望。我們從每一位高人那裡收集故事和智慧,以光耀自己。我們根據自己的判斷,斷定哪些人是值得尊敬的賢者,我們想去見他們,我們總是在收集故事,然後根據自己的意願改編這些故事。一旦開始這樣做,我們就發展出一種「自由」,「我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我要變成『修行成就了』的我……我可能會在社會上獲得特殊的地位,人們會認為我是有智慧的大人物,人們會來向我請教。」我們心中有這些慾望,卻不是真的對修行感興趣,藉著修行的名義,其實我們更熱衷於政治。
這就是「修道上的唯物」,實際上我寫過一本關於這方面的書,書名就是《突破修道上的唯物》。我們用以自我為中心的概念化思維重估自己的成長,自然質樸的成長變成了浮誇的戲碼,實修傳承教導我們必須要擺脫這種心理。如果真正投入修行,我們就會願意放棄想要見證自己證悟的心,放棄想要慶賀證悟的心。換句話說,人無法目睹自己的葬禮。我們必須學習甘願死去,甘願沉淪。這個想要抵達證悟的「我」必須離去。到了那時,你就證悟了。
創巴仁波切
第九世堪千 創古仁波切:他是一位稀有難得的上師,人們鮮少有機會得遇這樣一位偉大的上師。他在金剛界研習營期間所傳授的法教終於要出版。這些書將能護持創巴仁波切的法教傳承,為修道上的資深弟子和年輕世代帶來巨大利益。
南開諾布仁波切:
我對邱陽創巴仁波切有非常崇高的敬意,因為我感覺他是一位非常殊勝的上師,他真正了解教法的意義,雖然我們有許多的上師,包括一些重要的上師,有重要的頭銜和地位,但並不是所有的上師都一樣的能夠傳達教法的意義。
宗薩仁波切:
今日世界的主要挑戰之一,在於無法了解他人的觀點、文化和傳統,並因此無法有效溝通。仁波切不僅成功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和思維,也因此能夠詮釋佛法的智慧,創出了從術語到象徵符號和規範戒律的這一切。從最微小的術語到整個新的文化和王國,他在這所有的創新和溝通方面都極有效能,同時又從未削減了佛法的基本見地。直到今日,我想我們許多人都還在琢磨要如何於西藏以外、東方以外的地方傳授佛法。我們由衷感謝他開啟了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