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這輩子會受到傷害,主要是因為自己過去所造的業力而成,就算某些人傷害你,這都還是次要的原因,自己想想自己的愛我執、我執、自己的有漏色身為自己帶來多少痛苦?這些哪個不是自己造成的?如果好好的深入觀察,就會理解自己的業力,當然要自己承擔,就不會一再怪罪外在的因素,自己忍辱的能力也會大大提升。
法王達賴喇嘛尊者
對於佛教的出家眾,不淨觀的思惟非常重要。
以在家眾而言,並非要求完全斷除對淫的貪欲,而是不可太過份,應保持平衡。男女之間的貪愛,如果起伏太大,婚姻很容易破裂,平凡的愛穩定發展,可以長久又美滿。不淨觀對在家修行也有幫助。
比丘可擁有缽及三衣,其餘之物,戒律上說,可以觀想是大家共同所需,不可保留自己受用。
人應知足,未擁有時想擁有,是貪;
有了還想要更好的,也是貪,永不會滿足。
所以,比丘的受用與器具有限定,就是應該少欲知足,這是一切宗教共同修行的目標。
自身的壽命、受用,或者自己貪著的他人等等,每一剎那都在壞滅,所擁有的時間極為短暫,彼此都是無常,為何要互相貪著,有什麼好處嗎?
過去累積許多惡業流轉惡道幾千世,也沒有機會見到原本貪愛的人。此世又貪著他人,造作許多惡業,往後既見不到所愛的人,還要因為貪著看似短暫的安樂,繼續招感千百世的痛苦嗎?況且,此世也會見不到所愛的人,內心就悶悶不樂,如此不可能平穩進入三摩地。即使見了面,也不會滿足,仍然像以前一樣,永遠因得不到所愛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