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半生緣
《西藏半生緣》
BBC 以1930年代為背景的紀錄片
完整的介紹西藏。
從西藏宗教、文化習俗的各項慶典
來介紹解說。
由尊者達賴法王介紹自己孩童時期的影片
也談到與家人之間情感。
也有尊者參加三大寺博士考試的珍貴畫面。
其中還有顙東仁波切、南嘉塔克勒女士為影片做了介紹
讓此片的內容更加豐富。
從以前到現在,我與三大寺的學習互相依賴著。你們覺得有達賴喇嘛在,我也認為有你們在!我們相互依靠著,但終究會走到盡頭。我的壽命已像落到山肩的夕陽,我們流亡印度已經五十幾年了,我所剩的時間也不多了,你們要承擔起宏揚、執持教法的責任。
三大寺要承擔起執持、守護、弘揚教法的責任,在臨終,我希望能前見到佛法仍興盛不衰退、如果還有許多執持弘揚教法者的話,那我會走的很安心。這點你們大家都有這個責任。不然的話,我臨終前還擔心誰能護持弘揚這個教法,這樣一來,你們在長壽法會祈請時念著:祈請長住萬年、萬年、又萬年......又有甚麼意思?祈請的人和接受的人雙方都很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達賴喇嘛
在皈依時,會唸到「直至菩提我皈依」,而所謂的「菩提(強秋) 」當中的強字有清淨過失之義,而要清淨過失,必須要明白了解空性的智慧,要了解要清淨的過失是煩惱三毒,這三毒的根本是我執,苦的根本,也是我執,對我們來說,不管是外在的的色、聲,還是內心的苦樂受,都顯現為能從自己的方面成立,而了解空性的智慧,就是要了解這些境「非唯分別假立,能從境自己方面存在」在何時何地都不可能存在。這些境雖然顯現為從自己方面成立,但不是如顯現般那樣存在,有了這種的智慧,才能對治我執,清淨過失。如果對了解空性的智慧沒有些理解,那很難對「菩提」有所理解。
對於不懂藏文的人,
光靠發願說希望了解藏文,這是沒法去除不了解藏文的無明。
光修慈悲也沒法去除不了解藏文的無明
光修本尊也沒辦法。
光大禮拜也沒辦法。
必須透過學習藏文,生起了解藏文的認知,才有辦法去除。
所以,要去除內心的顛倒見,去除內心的無明,也必須要透過不斷地學
習,生起正見,生起了解緣起性空的認知才有辦法,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方法
~達賴喇嘛
觀音尊者 達賴喇嘛 開示
一般人也許會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偷偷做壞事,可是別人看不到,就不會有後果了嗎?佛菩薩們都瞭解這些事情,自己也最清楚。如果自稱自己是佛教徒,就該想想業果遲早會成熟,自己一定也會有死亡的一天,往後生往善趣或惡趣,都是要靠自己平常的修為,這個時候,平常有沒有好好的把持就會造成關鍵的影響。
障礙不一定是壞事,它是在提醒自己哪些方面的因緣還有欠缺,哪些地方還做得不夠好,策勵自己更加努力積福改過。若是過去的業障,正好藉當下的因緣來消除;若是福德不夠,也需要靠當下的努力來積累。無論什麼原因,現在要做的事情都是一致的,不在於如何定義外境。
Q:請允許我這麼問,當您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您會採取什麼最簡單的方法處理這些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主要來自兩大因素:
第一、自我主義。如,我、我、我、我的、我的、我的。
另一個因素就是,我們會認同「所看的一切皆是真相」。
但根據空性、無我的論述,沒有任何一物如同其顯現般地存在。因為一切的負面情緒,都是基於事物的顯現而發起,當你知道沒有任何一物的存在如同其顯現,這就是智慧、般若的部分。另一者是利他主義——方便、福德的部分,就是自我主義的對治。總之,一者是愛我執,另一者是相信事物如同其顯現般存在的執著,這兩者就是負面、破壞性情緒的基礎
法王達賴喇嘛尊者
一、是一切有情
二、是三寶(佛法僧)
所以成佛
這二個資糧田的恩惠一樣大
為何只尊重三寶(佛法僧)
卻不尊重
無怙護的可憐有情?
有人認為
我低下頭來
別人說什麼
我都說是
這不是真正的忍辱
這叫屈從
真正修忍辱是
有人百般傷害自己時
克制内心情緖
不要讓瞋火燃燒起來
而不是忍氣吞聲那種感覺
爲了避對方傷害我們
一直造惡業
將來獲得惡果
菩薩會以悲憫心
善巧截斷有情造惡業
菩薩戒說到
當仇敵傷害時
爲了防他繼續造惡
菩薩有責任指正他
不這麽做會犯惡作
一般世間人也會分清
作者和所作事
對作者不應該有瞋心
必須保持悲憫心
但是對於所作的壊事
則要以悲憫心去阻
這個概念很重要
法王達賴喇嘛尊者
達賴法王法會結束重要的開示:
20180618
要不要有宗教信仰,是自己的自由,
你要不要有宗教信仰,是自己的選擇,佛教最主要是以邏輯推論的方式,來去建立起教義的,所以要成為佛教徒,就要好好的學習佛教裡面的《量學》和《心理學》,是非常的與眾不同的,即便你沒有宗教信仰,如果你去學習的話,也會有幫助的,所以你們是佛教徒,你們有佛教的信仰,而且你們學習的是藏傳佛教,那瀾陀寺所流傳下來的傳承,因此你們好好的學習,這是很重要的,而不只是以信仰,無條件的相信和接受來去信奉,所以好好的學習,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