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
經典中當佛陀偏讚某部經時,除了針對法的究竟性之外,更多是針對今世後世的當機眾,為增強其信心,而如實的稱讚受持、讀誦、奉行將得到的因果利益。也就是說,任何一部經、一個法門,他都有其不可或缺、應病與藥的獨立、獨特性。當我們偏讚任何一法時,都應該有「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素養。
就如同在社會經過一番歷練的人,從事過各行各業,他必然能夠找出各種不同領域背後共通的運作模式,那一層「共通平台」。佛陀金口宣說的無量法門,也是如此。當我們能夠找出那一層共通、重疊的平台時,任何一法,就能將其納入成為修道資糧,任何方便都將昇華為究竟,因為我們掌握到「宗旨」的緣故。
嘗見許多偏讚淨土之人,言談講說當中,動輒擯棄其他教法於門外,如同舉佛陀的左手去打佛陀的右手一樣可笑。應知,任何法門都是趨向同一方向,從最初廣修福慧的「資糧位」,到觀能所二取空之「加行位」,乃至伏除分別二執,契入法性的「見道位」、地地分破無明之「修道位」,直至得大菩提、大涅槃之「究竟佛果位」,這一條聖道之路,是任何行者必經之路。
縱然以持名念佛為方便,承彌陀最大善巧本願之相應,最終還是為了使令行者契入實相念佛,最後還是為了成佛。並非離開聖道門,別有一「不必修習聖道」的淨土門。否則到了淨土之後,我們要幹嘛呢?!這一份信心,方是念佛人之根,由「信自、信理」發展出來的信願,方能堅固勇猛。因為,我們從念佛一門中,看見了佛佛道同的那一條聖道之路,我們有這一份信心:「除此一道,更無餘道」的緣故!
否則在這時代所帶起的「念佛風潮」,其實都有一種「集點數」的感覺。也就是太多太多標榜、口號、以及「掛保證」。而從這類讓人「越來越失去思考能力」的相似法,其本質卻是背離我法二空宗旨的「企圖心」,讓無知者在披著殊勝假相當中,卻暗暗地與凡夫無始以來的煩惱習性相應。才會如雨後春筍般,造就了諸多亂相,諸如:附體感應、災祥吉凶、趨道承俗、輕慢戒律...等諸多亂象。
細細體察,其背後都有其脈絡可循。無非在於以凡夫知見,割裂佛陀一脈清淨的這條聖道之路,實非法門之幸、眾生之福...
性弘法師指導開示:
廣論,道次第,淨土,密法,都是如此,平等看待才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