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善用緣起見地修行
《掌握緣起.擁抱快樂》
圖滇悲桑格西—著
如性法師—審訂
吳翠雯—譯
P93
應用篇
看起來高深的佛法道理,一旦掌握了運用的訣竅,你將會成為一個能綜觀全局、聰慧又務實的快樂高手。
P94L1
12【用「因果緣起」做計劃】
「果依靠眾多因緣產生」這個道理在運用時,可以從兩個角度思考:
第一是明白「想要達到某種結果,需要哪些因緣」;
第二是明白「要達成某個目標,方法不只一種」。
前者會讓你更有效率,後者則會讓你更開朗。
之前講過,經過分析之後我們會知道,苗芽以及食物是由哪些因緣聚合產生;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想要透過經商來賺錢,就必須明白經商成功的要素有哪些,這是運用緣起的第一種思考角度。
運用緣起的第二種思考角度是:想想看,如果你的目標是賺錢,那麼除了經商這條管道之外,還有很多別的方法,比如上班。所以如果經商不成,你也可以去上班。就像這樣,只要真正了解「果由眾多因緣產生」,心胸就會變得開闊,不會想不開。萬一運氣不好、確定行不通時,也容易釋懷。
P95L2
但這不表示你不必努力。遇到困難馬上就轉換目標的人,永遠沒辦法把一件事情做到好。這裡要講的是,如果你已經非常盡力,但就是不成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善用緣起的第二種思考角度,就不會想不開,因為你知道還有別的方法。即使第二個方案還是行不通,那也沒關係,仍然可以再試試其他的方法。這樣一來,你的人生會變得很寬廣,當事情不順利時,你不會馬上覺得自己全盤皆輸而灰心喪志,更不會因此去糟蹋自己的人生。
總之,我們必須知道自己「1know why為何」要做某事,清楚知道透過做這件事情,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同時也必須知道應該「2know how如何」做某事,要明白某個目標的達成,必須依賴哪些因緣。
性弘法師指導開示:
理路多門,就是能夠有不同的選擇
學法修行也是如此。我們必須清楚修行最終的目標是什麼,同時也要明白,達成這個目標的方法不只一種,如此一來,我們的心就不會愈學愈狹窄;如果只知道一種修行方法,卻又受限於自身的條件而做不到,包括健康不佳、環境惡劣、智力有限等,在逆緣充斥、順緣不足的情況下,雖然你很想修行,卻因為那個你認為的唯一方法行不通而感到鬱悶。然而,在遭遇這些情況時,如果你知道其他變通的辦法,那麼修行對你而言就成了一件不困難又不狹隘的事情。在任何情況下,你都可以修,而且也可以修出成果來。
性弘法師指導開示:
所以修行上面的方便是非常多的
P96L4
兩年前,我去上密院參加一場法會,遇到一位長者,他是一位長期離世閉關、非常優秀的修行人,聽說他已經生起了菩提心。當時,我們並不算認識,但他知道我的情況。那一天的天氣很熱,中場休息時,我到樹蔭下乘涼,那位長者走過來跟我說:「既然我們的目標都是修行,那好啊!生病的時候,有在病中可做的修行;健康的時候,也有可以做的修行。既然如此,我們任何時候都可以很快樂啊!」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有你用得上的修行方法,這樣一來,你大概就不會再自我否定了。
而且,只知道單一的方法,我們很容易因此誤解別人。有些人認為修行的方法只有一種,所以當他看別人沒有用這種方法,就會說對方沒在修行,但事實上修行的方式有很多,不應該偏執地認為只有某種方式才算修行。
性弘法師指導開示:
真的是自在的修行人
P96LL1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