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一瞬間》
措尼仁波切
p.216-127
第一剎那,自己知道分心的當下;
第二剎那,提醒自己認得本性;
第三剎那,回復到本性。
這是我們認得的時刻。
這就是為什麼說禪修要「時間短,次數多」。
從這個角度,在一座禪修中重複認得心性很多次是可能的。
首先你認得心性,之後任運,你讓它持續一會兒。
之後你會迷失、分心,然後在某個時點你再次提醒自己,再次地讓這禪境維持一會兒。
用這種「禪修與分心交替」的方式。
要把這種禪修修好,所需要的是「去熟悉它」而不是「去修」,
因為它不是將「某物」當對境的禪修。
這自然境界非佛陀或任何人所造,它自然原本如此,非仗賴他物,此乃勝義諦。
不論佛出不出世,法性仍然是法性,佛陀是一位證悟真諦與真實的存在者。
如果我們要覺悟成佛,我們不需要去捏造原本不存在的東西,我們只要單純地去「確認或認得原貌」即可。
措尼仁波切《覺醒一瞬間》p.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