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古仁波切
2018. 5月26日
翻譯:堪布丹傑
首先各位已經得到一個難得暇滿人身,投生於有佛法的環境,不僅如此,還對佛法有信心、皈依佛門,今天為了修持來到這裡,首先先感恩各位!
大家都是有正確發心或好的動機為聽聞佛法、為修持而來到這邊,但我們心念很容易改變、不大穩定,因此要時時提醒自己,要發起菩提心,來修法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利益眾生最好方式是證得解脫佛果位,因此要依照法門來得到解脫,為利益自己和眾生而修持的發心就是菩提心。
今天修持的是如意輪白度母法門。在這樣法門修持過程中,我們會觀修白度母並向白度母做祈請,白度母全名為「聖救度母」,是無量本尊中很特別一尊,因此會加一個「聖」,代表其特殊性。
「救度母」就是度母誓言,幫助行者暫時出離八種恐懼、究竟幫助眾生成就佛果位等,而度母形像也有不同,有綠色的綠度母是幫助修道的八種災難與十六種恐懼,而白度母特別事業是離死、長壽,這是一個極為難得法門,白度母的心咒為「嗡達惹嘟達惹 嘟惹瑪瑪阿優卜涅加納布真咕如梭哈」,咒語中有提到,解釋一下:
「馬麻」就是「對於行者我」,佛法中究竟來說佛陀告訴我們並沒有存在「我」,
「人我」或「法我」都不真實存在的,本質是空性的,但從緣起角度仍有我與他的顯現,例如有一盆乾淨的水,同時也是晴空時,就能有月亮的清晰倒影,但其實並沒有月亮,因緣際會時會清晰顯現,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為自利利他。
此時我們要祈請度母加持為何?
下面有三部分:
1. 阿優:
壽命,我們都必須要有健康,不論是自利利他都要有長壽情況,不論世間或出世間都是向白度母做祈請,祈請度母對於我,給予壽命的加持與成就。或者有人壽命有障礙,短命者也可藉由此法得到壽命增長,噶舉祖師四十二歲時曾做一次夢說空行母告知壽命剩三年,因此他決定雲遊閉關修持。
大師閉關前,想依止善知識獲得指示,當時有一位知名的噶當派哲巴格西,大師贊許岡波巴大師將可利益無量眾生,但岡波巴大師告知說壽命將近,將閉關遊學,無法利益眾生,因此格西告知此法可使壽命增長,因此岡波巴大師就修持此法並獲得八十八歲高壽。
從岡波巴大師一路傳承至今的噶瑪岡倉傳承祖師,都依止白度母本尊為主要修持之一,並因此利益無量眾生,因此當你事業是在利益眾生時,也需要延壽,最好之法就是白度母如意輪修持。
2. 卜涅:
福德喜樂,也希望度母賜與福德喜樂,不論壽命長短,若壽命不健康又充滿各種痛苦障礙逆緣,長壽反而痛苦,世間事業無法成就,修行也障礙多,因此我們若希望身口樂得到安樂,也就是希望度母賜與我們福德、能喜樂圓滿。
3. 加納:
我們世間出世間還需要的特質就是本智、智慧,「加納」指得是智慧,有時翻譯為本智,或翻為凡文時是智慧,都是指我們需要有智慧,長壽有福德之外,還需要智慧,能幫我們真正具備智慧的本尊也就是白度母,幫助我們利益自他或修持佛法上的智慧。
當我們學習時,尤其需要有聽聞、思維和修持三種智慧,能幫助我們得到暫時快樂與究竟解脫,這就是加吶,祈請度母賜與壽命、福德與壽命,透過此修法來增長這三種特質,共修和唸誦咒語是非常難得之事。
「布真咕嚕梭哈」:
祈請度母真的幫助我們能增長成就,具備能力時能善為自利與廣大利他,歷代祖師利益眾生事業這麼大就是因為有修持白度母之法。
在持頌與觀修時,有人曾提出這樣的疑惑,提出問題者尤其在修心教法上甚為嫻熟,但他有疑問之處是:「咒語觀修時與修心教法相違之處?」,當我們在修持時,若有任何疑惑或誤解,都要去消除,因此我會講解這部分:
他的疑問是,法本第二十二頁到二十四頁時,觀想心間蓮花月輪之上有八幅法輪,中有種子字當字,之後觀想法輪周圍有心咒環繞,八幅輪中間有站立珍珠一般的咒字:嗡達惹嘟達惹 嘟惹梭,等等,以上觀修都在利益眾生。
接下來是有問題之處:一切化光收攝於種子字,自身光彩燦爛….等:白話就是將一切有情眾生的元氣都吸過來,怎麼能把眾生元氣都吸光了呢?大自然精華也被吸光,這樣太自利了,好像為了自己長壽,好像詛咒他人、佔便宜,這樣太不好,那人有這樣的疑問。
此處提到大悲聖眾之加倍,不是去吸取眾生精華,而是佛菩薩加持都散於眾生、山河大地之上,有問題者認為這些佛菩薩大悲都被你吸走,這裡不好,仁波切說此處重點是佛菩薩大悲,並不是將聖眾加持偷過來,而是佛菩薩加持是一直給予,我們自我障礙而領受不到,就如同山洞門關上,不論戶外陽光多大都照不進來,此處觀修不是去吸取過來,而是佛菩薩加持是持續不斷給予我們的,只是我們沒有打開心去接受。
同樣地,情器世間、山河大地的地、水、火、風、空等等存在器世間的元,各自素具備一種力量,例如「地」是穩定、「水」是流動、「火」是長養、「風」是流動傳遞,「空」則具有開闊空間能力等等,大自然一直在散發這種力量,但我們都在關注自己,現在你打開自己,而接收到這些自然界的力量,而再度給與眾生,就如同你打開窗接受陽光一樣。
器世間或眾生若我們領受成就也無問題,有福德願意利益眾生者的力量,他本來就想幫助眾生,因此打開自己接受福德喜樂,而不是拒絕別人,佛陀能成佛就是因為能利益眾生,菩提心很有力量,是因為幫助到了眾生,眾生願意接受,沒有偷聖眾佛菩薩東西,大自然也不斷散發力量,有情眾生不斷想給予利益幫助時,你接受而得到力量,並給出來而能幫助更多眾生。
此段(頁22至頁24)是白度母的重要觀修重重點,放光出去,有情利益善心、祝福等心願及器世間的力量等,你都接受,回到你身上,回歸到你心間當字上,壽命得到增長,個人得到加持,目的是為了將光芒與福德再分享出去,因此做此修持。
有人會另有疑問,今生很長壽有福德,那來生呢?法門中也包含來生,頭頂有無量光佛,將來要投生到淨土時,心識要往上融入阿彌陀佛,因此投生淨土有很多因緣,其中重要因緣就是觀修阿彌陀佛,當你觀想白度母並觀想頂上有阿彌陀佛時,也能幫助你來生投生淨土的。
因此這次大家能修持白度母真的太好太棒了,對於有心想修持者壽命福德智慧都會得到增長,不僅今生得到利益,來生也能幫助投生淨土。這次先講到這裡。
不同放光有何意義?要如何觀想?
放光都是白色,主要修持自修都是白色光芒,若要談到38頁護輪有不同顏色,如水晶白色、綠寶石綠光等有不同利益有情、供養諸佛之義,但主要自修者是觀想白光。
無量三尊、藥師佛等本尊,要如何因應不同需求的眾生?
不同本尊大悲心與智慧並無差別,由於個別發願不同,例如藥師佛針對病痛者特別想消除者可去修持,白度母主要是三方面:福德、智慧、壽命增長,如果只想要壽命增長修持長壽佛也可,但對我來說,白度母最好!
如何讓觀想更清晰?
「清晰」部分,眼見可以很清晰,腦中共相概念再怎麼清晰,也比不上眼睛的清晰度,六識因為是無分別直接經驗到對境,因此非常清晰,而觀想時要如何清晰?就是要不斷不斷地觀想他,例如你現在放鬆了去觀想家,各細節應該都會很清楚,因此就是不斷的去練習。
臨終時六識已經消融,要如何做到觀修阿彌陀佛等?
當我們談到臨終等教言口訣,會提到一個重點,當你臨終時,會覺得房子快塌了,而自然而然地想要逃出去,此時,常造惡業者會從下部走,一般人從口鼻出去,修行好者從頂門去,因此投生善道,因此本尊觀修時,要想佛菩薩就在頭頂上,隨時把憶念保持在頭頂上,這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