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緣起.擁抱快樂》
圖滇悲桑格西—著
如性法師—審訂
吳翠雯—譯
實修篇
必須兼顧「無自性」與「有」,才算真正認識空性。為此,必須按照一定的次第聞思修才行。
P87L1
11【修證無我的次第】
首先,透過聽聞,建立對無我概略的認識。當心裡有了約略的概念後,即使它沒有完全對,也必須試著去修。在這個階段,不必太在意自己知道的無我,跟經論裡說的無我是否完全吻合;你心裡有多少認識,就那樣去修。這樣做是為了累積經驗,有助於將來認識真正的無我。如果光說不練,即使有能力解釋中觀應成派的觀點,心裡卻一點體會都沒有,這是很奇怪的。
就算你對自己所修的內容有把握,也不必急著跟人爭辯對錯,先把在心裡形成的概念拿來修,同時也繼續讀經論、與人討論、去上課,把所修與所學相互對照、調整差異。終有一刻,你會對什麼是無我產生一種確定的感覺,也會知道「無」的道理何在,而你的心也會感受到滋潤。在那之後,你要進一步再繼續思惟,直到打從內心深處確認無我的事實,當這種認知產生時,就是生起了對無我的「比量」。如果以食物來比喻,食物就像無我,吃下食物就像現證無我,聞到食物的香味就像以比量證無我。當你生起對無我的比量時,雖然還沒有真正吃到食物,可是那讓你驚訝不已的食物美味,光是聞到,就會讓你變得非常有精神了。
性弘法師指導開示
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聽聞無自性道理之後,讓自己在生活裡面一直體會
P88L6
單只有這樣還不夠,當這種經驗產生之後,還要再繼續串習。而串習的方式,如果只是暫時地對焦,沒有辦法產生影響力,所以必須要有專注一境的三摩地,就像用放大鏡把陽光聚集於一處,把火點燃一樣。要把心識的能力整個集中到一個所緣境上,成辦奢摩他(止),而後在止的狀態裡觀擇無我。如果沒有觀擇,心的力量會不夠。到這種程度之時,就是止與觀同步(止觀雙運)。之後,透過止觀雙運繼續修無我,便能現證無我。
現證無我與以比量證無我的差別在哪裡?比如,在黑暗中,你用棍子去撥動一團盤繞著像蛇的東西,發現它不會動,此時雖然你的眼睛因為光線不夠無法看清楚,但你已經知道那一團東西並不是蛇,這種情況就如同「以比量證無我」;等到打開電燈,你會非常直接清楚看到那不是蛇,這種情況就如同「以現量證無我」。
性弘法師指導開示
看不清楚時用推理證明無我,
看清楚就是現量無分別證明無我
P89L3
若能現證無我,就有對治我執的能力,即便還沒有完全消除我執,依然有很強大的離苦能力。佛世時,有一位大臣的妻子名叫蘇莫娜,她生了很多兒子,個個都長相好、氣力大,備受眾人愛慕。蘇莫娜與當時的波斯匿王是結拜兄妹,所以她可以自由出入皇宮,大家也都非常恭敬她,這讓另一位大臣很嫉妒,於是設法離間她與國王之間的關係,製造彼此間的嫌隙。
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天,佛陀與幾位比丘到她家應供,正要吃飯時,從皇宮裡送來了一個大鐵箱。蘇莫娜想把箱子打開來看看,但佛陀叫她先不要開。吃完飯後,佛陀對蘇莫娜開示無我的道理,蘇莫娜當下證得見道位。證得見道位的意思就是現證無我,雖然還不是阿羅漢,但已獲得了預流果。這時佛陀才說:「妳可以把箱子打開了。」
原來,在那位大臣的挑撥之下,國王在盛怒中下令殺光了蘇莫娜的兒子,還把他們的頭顱割下來放在箱子裡,送到蘇莫娜家裡去。如果剛才佛陀沒有阻止她打開箱子,蘇莫娜將因為心痛吐血而死。但現在,因為蘇莫娜已經現證空性,看到箱子裡的人頭,只淡淡地說:「唉,生了之後,就是這麼快會死啊!」內心完全沒有痛苦與慌張。
性弘法師指導開示
佛陀讓我們看到無我的力量
P90L4
要完全斷除對我的貪,必須透過「修道」依次斷除才行,此時蘇莫娜只是現證空性而已,還沒有完全斷除對我的貪。但由於證得「見道」位,已經具備對治我執的力量,她的反應才能如此平靜。一旦沒有對我的貪,就不會再有任何的憂悲苦惱。
不過,雖然已經現證無我,由於仍有一些餘留的習性,所以還要再繼續修。「餘留的習性」的意思,舉例來說,一個病了很久的老人,如果某天有人跟你說那個老人過世了,你很容易就會相信;但如果是一個很健康、平常跟你很熟的人突然死了,即使你親眼見到他的屍體,內心深處仍會覺得他還活著,會有一種無法相信的感覺。因為平常人都認為健康的人不會那麼容易死,所以就算親眼見到屍體,也難以接受他死亡的事實。
所以,雖然已經現證無我,但因為多生串習「有我」的緣故,這個習性還是會殘留。雖然力道不強,但還是有,所以還要再修,直到連習性也清除,我執才能完全消除並且永不再生。
要完全消除我執,就只能透過上述的方法,光靠聽聞是不夠的。
P91L3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