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緣起.擁抱快樂》
圖滇悲桑格西—著
如性法師—審訂
吳翠雯—譯
P93
應用篇
看起來高深的佛法道理,一旦掌握了運用的訣竅,你將會成為一個能綜觀全局、聰慧又務實的快樂高手。
P131
16 【用「不貪」擁抱快樂】
在之前舉過「三個碗」的例子中,破碗被拿走,你會想:「正好!省得我拿去丟!」如果被拿走的是稍微好一點的磁碗,你會不開心;如果被拿的是價值貴重的金銀製的碗,說不定你會好幾天都睡不著覺。這個例子其實非常明顯地說明一件事情:我們內心的不快樂,與「貪欲」有密切的關係。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所有的樂受都是「變異苦」。一般世間人普遍視為快樂的事物,其實是苦。關於這個道理,必須多思惟才能真正了解。
促成樂受的對境,包括美麗的色、悅耳的聲音、名氣、財富、衣飾等等,它們很多時候似乎是使人快樂的因緣,這也是大部份的人共同的看法。然而,這些事物也有很多過患面,在很多時候也都是使人受苦的因緣,但多數人卻沒有考慮到這個層面。別說是不曾思考過,應該是連思考的意願都沒有,所以這部份的真相就被蒙蔽了。
性弘法師指導開示:不貪真的會快樂嗎?
P132L3
心會不快樂,一定與某個貪欲有關。例如,某個東西引發你的樂受,你便對這個東西生起貪欲,這個貪欲會造成你的不快樂。要消除不快樂,必須先知道這個東西的壞處,當內心不快樂時,每天運用十五到二十分鐘,想想那個東西的壞處,連續思惟四、五天,不快樂就會消失。
要如何思惟呢?比如,遺失一個金碗讓你很不快樂,此時你可以想:無論從佛法或世間的角度看,一旦擁有了金碗,就會擔心失去;有了金碗,會生起以金碗為所緣的貪心;貪心不斷產生、養成惡習,最後糟蹋掉自己的心;擁有這個碗的同時,也擁有許多麻煩。只要不斷去想擁有金碗的缺點,由遺失金碗而產生的不快樂,自然就會平息了。
性弘法師指導開示:
思惟讓自己快樂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正念
習於觀修道次第的人,運用上述方法思惟,很快就可以把煩悶一掃而空;不習於觀修道次第的人,只要持續用這樣的方法,每天花十五到二十分鐘去思惟擁有金碗的過患,雖然無法在第一天就快樂起來,但經過三到四天之後,心會開始從不快樂轉向快樂,再過一陣子,就不會再因為遺失金碗而悶悶不樂;如果平常沒有觀修道次第的習慣,又不能持續運用上述方法思惟,只是稍稍想一下擁有金碗的過患,雖然也會有幫助,但效果不會像前兩者那麼好。
P133L4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一般世間人眼中的快樂,其實是變異苦。色聲香味觸等妙欲其實暗藏了很多缺點,輪迴中的安樂其實潛藏很多問題。如果你了解這些內涵,也知道上述的思惟方法,平常又肯花一點時間練心,那麼,只要感覺到不快樂,平日的訓練就可以派上用場。
要花多少時間,就看你有多麼不快樂。你可以每天花十五分鐘,或者早晚各十五分鐘。如果你遇到的是小問題,一天「服藥」一次就行了;若遇到的是大問題,那就每天「服藥」三次,過了三、四天後,改變就會開始,而且你可以親自驗證效果。如果是小問題,經過這樣調整後,大概只需要五、六天就可以除得乾乾淨淨;如果是大問題,可能就需要十五天左右。一旦你學會這種方法,任何時候感到不快樂,就運用這種方法去思惟,如此一來,你大概就不會不快樂了
P134L2
雖然舉的都是小例子,但這些思惟方法適用所有情況,而且很有效。
P134L2
End
性弘法師指導開示:
思惟輪迴的苦、眾生的苦其實會相當有效,因為不貪著金碗,也會貪著其他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