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自己回家

《帶自己回家》

明就仁波切

P22

放下就是智慧

放下就是智慧。

如果我們抓得太緊,是徒勞無益的。從輪迴轉心向涅槃的訓練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放下執著。

P27

放下慣有的反應

透過禪修練習,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可以更有選擇性,我們能夠看到自己慣性傾向和情緒模式,如何一步步發展,行為和反應如何在下一刻影響我們的心。一旦認識到了,我們就有了選擇。任何狀況的結果,都不是預先設定的,接受自身的無常,會鼓勵我們放下慣有的反應,培養出減少未來痛苦的行為。

P46

學習如何禪修

當我們開始去探索尚未經驗過的內心樣貌,一旦下定決心,無論發生什麼,都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只要單純的注意到發生了什麼,然後放下它,不需要去調整它,抓住它或評價它。

我們就像看臺上的觀眾,觀看如遊行隊伍般的念頭和情緒經過。

與其試圖去為禪修,營造一個完美的心理或物質環境,最好的一個助緣,不外乎利用我們身體的優勢。

佛陀說我們的身體像杯水,心像杯中的水。

當杯子是穩定的,水也會穩定,當杯子晃動,水也會跟著晃動。

讓身體平靜下來,是對修心最好的支柱,因此將身體的姿勢調整好,是學習禪修重要的第一步。

P150

觀修業力

帶著善業但遇上惡緣,如同我們可能生而為人,但出生貧困,缺乏食物及受教育的機會,那必然會減少得到快樂的機會。具足善緣卻惡業纏身的情況,使我們可能出生為狗,但受寵於一個富貴人家,得到很好的照顧。所有眾生都有錯綜複雜的業,每一個人皆然。

觀修業力,會改變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每天和家人朋友的互動,以及在家庭或工作環境的行為。我們曾經所做和現在能做的,都有無限的可能性。每個人都會經歷痛苦,但決定痛苦的程度,以及未來是否有惡緣,是當下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麼轉心四思維的順序,是把業力排在痛苦之前,因為我們現在如何面對生活,將塑造我們未來的生活。

我們依然會受業力因緣的影響,但是人身所賦予的不可估量的優勢,便是業力因緣不再定義我們。任何事都有可能,一旦我們認識了業力流動可變的本質,便會更容易的擴及到成佛的可能性,這就代表有可能認識出:我們已經是佛!

何謂「轉心四思維」的順序?

性弘法師指導:暇滿難得,人生無常,因果不虛,輪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