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度達蘭薩拉
尊者 尊勝寺僧眾,正製作時輪金剛沙壇城 即時花絮、視頻分享:
4/24 Kalachakra sand mandala being constructed by monks of Namgyal Monastery, Dharamsala.
尊者達賴喇嘛曾說道:
密乘弟子則得要擁有三樣必備的經驗面向:
厭離輪迴、菩提心、以及了知空性。
如果弟子尚未有過這些經驗,則他或她至少必須要具備,能夠熟知與讚嘆它們的智慧。
此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菩提心,這也是接受灌頂的根本動機。彌勒(Maitreya)菩薩在他的《現觀莊嚴論》(Abhisamayalankara)定義菩提心:
「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
在進行時輪金剛灌頂儀式時,弟子必須如是生起菩提心:
「我願為了一切眾生,達到時輪金剛的果位,然後我當令一切眾生,皆安住在時輪金剛的境界。」以如是的動機,始可接受灌頂。
上師透過灌頂使弟子的身體、心理,相續臻於成熟。成熟意謂著讓弟子擁有,修習生起次第和圓滿次地瑜珈的力量。時輪金剛的灌頂,則主要給予弟子修習時輪金剛法門的力量,使其最終可以證入時輪金剛的果位。
時輪金剛包含了11層灌頂:
7個「如赤子般進入」灌頂
3個「殊勝」灌頂
以及一個「最殊勝」灌頂。
僅欲暫求世俗神通力(siddhis,魔幻和神秘的成就)的弟子授予較低層次的7種灌頂;
欲達到超越的佛智的弟子,則給予全部的11種灌頂。
7個「如赤子般進入」灌頂的第一項是「水灌頂」,如同母親清洗剛出世的嬰兒一般;
第二項是「寶冠灌頂」,如同約束幼兒頭髮的頭箍;
第三項「冠帶灌頂」仿如寶帶穿過孩童耳朵,並且帶子上面列以飾物;
第四項「金剛杵和鈴的灌頂」,就像孩童嘻笑著、交談著般;
第五項「戒行灌頂」象徵如孩童享受五種覺受物件;
第六項「名字灌頂」意味如同為孩子命名般;
第七項則是「密乘授權灌頂」。
這些灌頂幫助弟子去除一切的障礙而擁有平靜、獲致幸運、征服和毀滅的神奇力量。
文取自法王辦公室
http://www.dalailamaworld.com/
Q:同學問灌頂後要注意什麼?
法師指導開示
A:總集來說,密乘修行者只要不中斷修金剛薩埵,六座瑜伽,就不會有犯密乘三昧耶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