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千仁波切
2009年5月10日
法會開示重點節錄~
1.認識佛陀三身的功德:
我們今天所要談到的修持儀軌是藥師佛的修持儀軌,但是總體來講要了解的佛陀三身的功德,三身的功德裡面。首先,佛陀內心心意就像虛空一樣,從這裡出現化身而廣大利益眾生,這是佛陀有三身功德,這一部分的理論,就一切勝利者佛陀而言,法身的本質而言,一切諸佛都完全相同的;可是由這裡出現的報身,報身就像天空的彩虹一樣,光彩燦爛,有寂靜尊、憤怒尊,數量無量無邊非常的多,來利益眾生。
2.四個續部的認識與彼此的差別:
關於修持法的部分呢,就有事續、行續、瑜珈續、無上瑜珈續,各種各類類型很多的,現在前面談到修持法有很多種,四個續部的差別就是事續、行續、瑜珈續、無上瑜珈續有四種類型續部的差別,但這種差別主要是行者本身的根器,上等根器、中等根器、末等根器,因為修行者、修持者本身、修法者自己根器不同之故,因此佛陀所開示的方法,適應他人之故。因此就有很多種,除此之外,這些本尊本質上是沒有差別的,有人認為有人這樣子想事續、行續、瑜珈續、無上瑜珈續等等,不同的續部是因為本尊不一樣,所以續部不一樣,有人有這種想法,這個想法是個錯誤的想法,因為實修不同是因為修法的方式不同是因為修法行者本身不同,根器有上等、中等、末等,根器不同之故,所以修法本尊續部就不一樣,但是為什麼根器會不一樣呢?這是因為上輩子熟悉的程度有些差別,上輩子如果發起菩提心,非常聰明對法非常熟悉,像這種根器的話現在向他開示瑜珈續、無上瑜伽續,他能夠立刻就認識本尊的真實性;認識本尊的真實性是什麼呢?自己的內心實相如來藏之佛性,因此之故就能立刻把我執煩惱斷掉,這種人就用剎那緣唸來實修,也就可以用剎那緣唸的方式來觀修本尊,那也就可以了,所以今天我們的這個儀軌大概是屬於無上續部的類型。
3.藥師佛十二大願與修持藥師佛的利益:
我們所實修法的本尊,大致上是化身的形象,那一般來講佛陀都是報身的形象,佛陀的化身會降臨到這個世界上,就藥師佛而言最重要是因發起菩提心,發菩提心的時候又廣發十二種類型的大願,最後成就了佛果;因此之故,我們做這個實修的話,在暫時方面尤其是各種疾病,凶惡疾病的障礙能夠消除掉,除此之外,究竟上能夠成就佛果的;一般來講任何本尊的修持,同樣的都有這兩種利益,任何修持任何本尊一定有暫時方面的功效,究竟方面的功效,特別是藥師佛發了十二大願成就佛果,當然在暫時方面的利益就非常的多。
4.佛陀在哪?認識本空的內心實相,即是見佛:
初學者現在會這樣想,就是現在我們談到佛陀,而我們聽不到、看不到、摸不到佛陀,因此佛陀到底有還是沒有呢?內心總難免會產生一個疑問,而且會認為佛陀實在非常遙遠非常遙遠,因此,我看不到、聽不到大概沒有吧!有這樣一個想法。可是就佛陀而言,不是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對境,不是我們用耳朵聽能聽到的對境,因為所謂的佛陀是指法身,法身不能以我們見聞之處而去接觸到的,但是如果我真的想要看到佛陀的話,應該怎麼辦呢?那要先找一找內心的實相,如果一個人看到內心實相的話,那就看到佛了。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去尋求自己的內心,看看自己內心的話,如果真的這樣去找的話,那會找到什麼呢?就自己的內心而言,它的本質為空,空的性質,因為仔細去尋找內心的話,會發現內心是不能夠用語言去形容它,不能夠用理論去解釋,腦袋能不能夠去思維它,離開這些名相,所以內心也不是二有二無,所以稱之為離開言語、思惟跟詮釋,這個本質是空性;所以本質是空的,這是內心。其次,即使如此還有一個自性、明性的本智,就是現在我們內心裡面,世俗任何事情都有一些造作者,所以我們內心裡面一定會有一些念頭一些想法,這個好那個壞,這件事情如何那件事情如何,有些念頭想法,之所以能夠產生這些念頭,是自性明性的本智,如果仔細去分析自己內心的話,會發現所看到的內心,有本質空的這個特色,自性明這個特色,這是法身的性質。報身、化身由這裡而出現。這其中自性、明性這個特色,它的基礎又從何而來呢?由大愛心而來,因為最初發起菩提心的時候,內心的想法是什麼呢?要利益遍滿虛空的眾生,所以產生了這個大愛之心,所以三十七頌裡面談到,「圓滿佛陀利他心而成」。
有人會這樣子想,有的人會產生顛倒、邪見,內心有一些誤會,認為沒有佛存在,為什麼沒有佛呢?因為首先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因此沒有佛;但就佛而言,不是眼睛可以看到的對象、不是可以觸摸到的對象,可是假設就算沒有佛的的話,那你就必須要承認沒有內心存在,因為假設沒有內心存在的話,那你就可以承認沒有佛存在,是不是沒有內心存在呢?但是我們去尋找內心的時候發現這個內心是看不到、聽不到,但是仔細去分析的話,前面談到內心的性質,在這些內心的性質裡面,佛陀就安住在內心裡面,所以真的要看到佛的話要從內心實相裡面去找,如果認識內心的話,那就看到佛了。
5.成佛之道:
內心被很多蓋障遮蓋起來所以不容易看到,這種狀況就很像冰塊,水已經結成冰塊,但是能淨化能淨智者,就像太陽的熱氣一樣,就是佛陀。所以這是悲心、愛心,有聰明與智慧的性質,所以如果我們祈請佛陀的話,就好像有太陽的熱氣一樣,把冰融化掉,把所蓋之障礙去除掉,所以佛跟眾生如何建立起一個關係,彼此之間如何聯絡、如何建立起關係?愛心,透過這個愛心建立關係,因此凡是弟子誠懇祈請的話,佛陀由祂的智慧馬上能夠了解,用愛心去利益他,然後能夠去救渡他。
有些人有這麼一種想法,就是眾生永遠都是眾生,佛永遠永遠都是佛,因此眾生要變成佛這應該是不可能,大概不是這個樣子的,沒有這種機會,這種主張聽起來好像是,好像是這個樣子,之所以有這種主張的原因是因為眾生掉在輪迴裡面,在輪迴裡面持續流轉的時間太久了,因為幾萬萬億億年都在輪迴裡面不斷的流轉,因此流轉的時間這麼長之故,會認為大概沒有解脫,眾生不會解脫,不會成佛,就產生這種想法。因此就有人有這種理論,但是眾生確實是會成佛的,因為佛陀都曾經開示過說:佛跟眾生沒有差別,眾生是因為被障礙所遮住之故,蓋障去除掉就是佛。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眾生,實際上都是化身,能調伏者是佛陀,佛陀有三身的功德,那實際上一切的萬法都具有三身的性質在裡面,就能調伏者而言,既然它有三身的功德的話,所調伏的對象一定也具有這三種行持,因此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眾生,每一位都是化身;但是有人有說:不會吧!沒看到化身全部都沒看到啊,每一位都是眾生啊,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之所以眾生是化身的原因,是因為眾生的內心有如來藏,如來藏就是佛,但是如來藏被暫時的業力、煩惱、習氣,這些汙垢把它遮蓋起來,這種情況就好像水,結成冰塊一樣,但是如果眾生的我執能夠消滅掉的話,眾生就馬上成為佛了。因此不論從什麼方面來想眾生必然可以成佛;所以 竹旺仁波切經常開示:「眾生本來即是佛,被偶然的汙垢遮蓋,把我們的污垢排除掉的話,眾生就是佛陀了」。
所以聽到這句話我們要非常的高興,可以成佛,但是成佛的方法是什麼呢?那要皈依三寶,發菩提心努力修持之後,就會成佛;所以重點應該是努力的去修持。
6.業果真實不虛:
我們在做佛法禪修的時候,一般來講我們目前現在的階段,大家都遇到很大的痛苦,但是即使現在有很多的痛苦,但是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二諦(世俗諦、勝義諦),佛陀所開示的教法,全部可以包括在兩種聖諦裡面,那既然如此的話,那就有必要去了解二種殊勝的聖諦之後,把我們的痛苦消滅掉,那如何去了解殊勝的二諦呢?俗話講:「欲知前世因,但看今世生;欲知來世果,但看今世行」。所以「欲知前世因,但看今世生」我們這輩子在身體上所謂遇到各種困難苦境,這大致上以前的也累積造作之後所形成的,譬如說今天我們有一口飯吃,這是因為去年播種的,播種五穀現在才有飯吃。所以因此之故,現在所發生的事情困難想要立刻把它改變,除非很大的聰明(智慧),大概非常的困難,因為「因」已經是上輩子造作了;但是「欲知來是果,但看今世行」,下輩子我會遇到的苦樂,我知道會遇到什麼嗎?那看這輩子作什麼事情啦,假設這輩子由煩惱造作許多的業,這些業以後會有「等流」的果報,等流果報裡面會有受報的等流果報,把這些好好的了解一下下,這是「集諦」。集諦裡面最主要的是煩惱,因此想辦法把煩惱消滅掉,這個方法是什麼?要好好的努力,透過世俗諦的了解,把痛苦消滅掉;如果說假設,內心聰明(智慧)的力量非常強大,而且悲心的力量也非常強大,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那現在所成熟出來的這個果,馬上把它淨化去除掉,這種情況也有;譬如說祖師爺法王吉天頌恭,得到這個一種非常嚴重的病,在以前,所有我們所謂遇到的疾病裡面,沒有比這更加糟糕,更加恐怖的疾病,可是吉天頌恭得到這個病之後,修法過了一個禮拜的時間,就治好了。一般來講得到這個病沒有人治好過,沒有比這更加恐怖的疾病,這是因為他悲心的力量非常強大,智慧的力量非常強大,因此才有辦法脫離這個疾病,除了他之外一般我們的世俗之人,大概內心一點點的愛心,一點點的悲心、一點點的聰明,大概能發揮一點點的效果,但是要發揮這麼大的效果,那實在是非常的困難。因此這是業果存在,是一定會有的,就是現在身體雖然很健康,但是我們受到的等流果報裡面,有一些是受到的等流果報,現在身體健康,但是慢慢的也會有一些疾病,眼睛毛病各種的疾病產生,受報的等流果報。這是因為以前造作的等流果報,因此會去做一些惡業的緣故,成熟這些果報的緣故,雖然這些疾病跟困難,上輩子上輩子一定有它的原因,假設未來我不要再遇到這些痛苦困難的話,那是不是現在就去想一想我現在就不要去造作這個因,我現在即使身體健康,不覺得會生病,那一定是上輩子有原因存在,所以將來我不要遇到這些困難的話,是不是我這輩子不要去造作這個因呢?譬如說現在在錢財方面困頓貧窮,那是因為以前沒有做佈施,所以現在非常貧窮。如果下輩子我不要貧窮的話,那是不是我這輩子要做佈施呢?如果家裡的眷屬每天打架爭吵的話,那是不是以前邪淫的惡業,沒有守戒律的惡業,那如果我希望將來眷屬幸福美滿,那是不是我現在好好的守戒律呢,好好的去分析一下業力,哪些業力的類型?煩惱三毒又是什麼樣子?然後忌妒之心的業?瞋恨之心的業?這些到底是什麼?好好去分析想一想,由於這些煩惱之故,造成我們過去很多的痛苦,不僅如此,這些煩惱還會造成我們未來很多的痛苦,三界輪迴裡面所有的眾生,只要他有內心存在的話,他的內心就不是只有一個二個煩惱,有很多的煩惱;因此之故,由這些煩惱要形成過去、現在、未來,各種各類的痛苦非常的多,所以想辦法把內心的這些煩惱消滅掉的話,那其實外在的這些疾病困難就不會存在了。
7.一佛壇城之中包括一切諸佛的觀修要訣:
有一件非常關鍵要補充一下的呢,「一佛壇城之中包括一切諸佛」,這一點一定要了解的。修一個實修法的時候,一切本尊都應該包括在裡面,假設不了解這一點的話呢,那就會有很大的毛病,一般來講世俗的天神是普通的天神,因為他還有業力煩惱在輪迴裡面,而「藥師佛」或「大悲觀音」其實在內心的本質裡面都完全一樣的,悲心、空性雙運之精華,這點是完全一樣的。因此修持一尊佛的話,一定要了解三世諸佛都要在裡面,這樣去修持的話,才能發揮很大的功效。
8.佛尊阿底峽尊者的開示:
以前佛尊阿底峽被迎請到西藏去,當時最偉大的寶賢譯師去拜見佛尊阿底峽,談話中便問西藏現在了解什麼樣的法?在宗派義理上面有哪些派系?修法的本尊壇城又是如何呢?寶賢譯師如理如實作了報告,這些本尊壇城、教法是如何如何…,佛尊阿底峽就問:那這些本尊壇城修持法是如何呢?寶賢譯師又一尊尊做了解釋;此時佛尊阿底峽非常驚訝,如果西藏已有你這麼好的翻譯,還需要我來西藏嗎?後來就問這些本尊修持時是如何修持的?寶賢譯師回答說:當然是一尊一尊分開修,一尊尊單獨分開作實修,難道不是這個樣子嗎?佛尊阿底峽立刻開示:本尊的修持是一以貫之,要全部能夠融會貫通,用什麼來貫穿本尊呢?『菩提心』。菩提心能夠貫通所有的本尊,因此修持的時候是一以貫之,不會是一尊一尊分開來實修,依著壇城裡面實修的時候,一切諸佛全部都要包括在裡面,那壇城從哪裡而來呢?內心,全部都源自於內心。所以佛尊阿底峽就做了這個開示,這個開示非常的重要,假設沒有這種了解的話,我去作實修時,當我修了白度母,又不暸解一尊就代表全部諸佛,因此我一邊修白度母一邊這麼想,我修了白度母,可是沒有修綠度母,綠度母會不會很難過。
9.如何依著藥師佛的觀修去除三毒:
『藥師佛』讚頌文談到,「救渡三毒殊勝藥師佛」,能夠把三毒消滅掉的,最好的方式就要靠最為殊勝的『藥師佛』,能夠把內心的煩惱三毒消滅掉,所以應當對於修持『藥師佛』的時候,對佛陀要有皈依,對佛陀的信心要非常的堅定,而且有清淨的信心,相信佛陀的功德威力,佛陀的愛心就好像母親對待獨生子一樣,佛陀還有佛智,佛陀的智慧威力,佛智能夠了知眾生的需要,佛陀還有威力能夠救渡眾生的痛苦;佛陀的智慧了解眾生的業力煩惱是什麼樣子的,而且形成的痛苦佛陀有能力去救他,佛陀也有愛心能夠去救他,所以對於業力因果,自己的內心一定要完全的相信,有這樣一個相信的信心,這樣來修持「藥師佛」的儀軌,修持「藥師佛」儀軌的時候,假設生起次第,不能觀修很明細的話,好好觀修這個「吽」字,這個「吽」字是熊熊烈火的性質,能夠消滅掉燒掉一切的脾氣煩惱,這樣子去觀修的話呢,也能夠產生幫助。
現在我們外在身體所謂遇到的疾病,跟我們內心煩惱有關係,煩惱是八萬四千煩惱,但是把這煩惱規劃的話,就是貪瞋痴三毒,因此之故,當我們身體形成的時候,這些疾病主要有三種:肝病、膽病及內分泌的疾病,仔細分析源頭從何而來?從三毒而來。但是怎樣把三毒消滅掉呢?「利他、菩提心」!用利他、菩提心就能把三毒消滅掉,假設內心的三毒煩惱消滅掉的話,外在的疾病自然逐漸逐漸就會好的。因此重要的是要祈請,觀修把三毒消滅掉,如果這樣做到的話,外在的肝病、膽病及內分泌的疾病,一定會逐漸逐漸的好轉,就不會有疾病的;所以基本上的關鍵,應當祈請一切眾生把內心的煩惱消滅掉,這才是最根本之處。
首先感恩慈悲的上師 滇貝仁波切與 噶千仁波切,讓竹節佛學會的台灣弟子能獲得此無比殊勝的無上瑜珈部教法, 噶千仁波切一開始就勉勵大家,說雖然我們是一小群人,但是我們進入佛門之後若能以利益眾生的一顆心來實修的話,雖然我們是一小群人,但透過如理如法的發心與實修,其所產生的功德利益是很龐大的,今天所要灌頂的是藥師佛的修持儀軌,首先所們必須瞭解佛陀法、報、化三身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佛陀由心意所化現出的報、化身慈悲的利益一切有情,佛陀也依據眾生不同的根器而宣說了事續、行續、瑜珈續、無上瑜珈續的法要,而不同的續部其本尊的本質是相同的,而實修者也因為過去生對於實修的熟悉程度不同而有個別根器的不同的現象,若過去生有生起菩提心來實修,那今生對於瑜珈續或無上瑜珈續部的法會比較容易趨入,並能快速認知自心本質的如來藏而將我執去除,也因為是利根器的緣故,可以用剎那緣念的方式來實修跟觀修本尊。
藥師佛因為發了菩提心與廣大的十二大願而成就了佛果,所以因為藥師佛廣大願力之故,修持藥師佛的法門所獲得的功德利益也特別殊勝,仁波切在開示中也提到有些初學者會因為看不見,摸不著佛陀就難免會有疑問,是不是真有佛陀的存在?仁波切說:如果我們能看清楚本空的內心自性實相,就等同於見到佛陀,而這個本空的實相是建構在大愛之心上,也是佛子行三十七頌當中所說的「圓滿佛陀利他心」。
雖說眾生都具有成佛的如來藏,但由於無始以來的習氣與惡業之故,遮蔽了我們的本初光明的佛性,仁波切形容的非常傳神與貼切,說就像水已結成冰而覆蓋住我們的佛性,透過利他的愛心來至誠祈請佛陀,就有如太陽的熱氣一般把這遮蓋的冰融化掉了,最終讓我們能見到內心的實相,所以眾生跟佛陀的差別就在於我們被累劫的無明所遮蓋住了內心,這蓋障去除掉了就是佛。
仁波切也提醒我們要深信業果的真實不虛,「欲知前世因,但看今世生」,「欲知來世果,但看今世行」的道理,也希望我們不要造作惡業,因為我們所有的病苦、痛苦等都是來自過去世我們造作的惡業因緣成熟後所產生的果報,仁波切也舉了法王吉天頌恭當初身患了一種極為嚴重的大病,一般人是絕不可能逃過此病的,而法王不可思議的修了七天的法就痊癒,這是因為法王有極大的悲心與智慧力的緣故,因此才有辦法脫離這個疾病。
由於過去生造作不善業的緣故,導致我們的煩惱三毒熾盛,『藥師佛』讚頌文談到,「救渡三毒殊勝藥師佛」,能夠幫助我們消滅三毒,並依靠藥師佛讓我們邁向解脫,在這五濁惡世的末法時代,能遇到具德成就的兩位上師為我們舉行此次殊勝的法會是多麼的希有難得,讓我們以最虔誠的大悲與感恩心,共同實修仁波切所傳給我們的珍貴教法,人身難得,佛法難遇,讓我們把握每一個當下為解脫與利益眾生盡最大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