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就仁波切
在外聖地,遇見究竟的聖地
現在觀想蓮師化成光
這個光是一切證悟之心的精華
這個光從你的頭頂融入你。
因為蓮師加持力與你的虔敬心
現在你的赤裸覺知鮮明靈活的展現著
那就是你的平常心
現在你的心已經在禪修中了
認出它
和它在一起。
你的平常心知道一切
但當你看著這份了知
卻很難形容
難以執取;
雖然它很難形容
但它就在這裡!
你一要執取
就失去它
你會覺知到恐懼
所有的概念、情緒、投射都可能生起
然而那份對恐懼的覺知
也是超越一切的
是無限的
是完全自由和開放的
遍在一切處
不管你是不是在安住、在禪修
它無所不在又無處可尋
無論你怎麼做、怎麼想
它已經在那裡。
這就是真實的蓮師,真實的證悟之心。
喜歡走路、喜歡爬山、喜歡朝聖的明就仁波切,帶領學生累積智慧資糧和福德資糧的方式,不只在課堂裡,還在朝聖的路上,在聖地裡。
2018年3月13日,仁波切就帶領來自全球30多國、約200名的「德噶領袖營」學生,前往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附近兩處著名的聖地:俗稱「猴廟」的斯瓦揚布大佛塔,和帕聘的蓮花生大士證悟地阿修羅山洞朝聖。仁波切並開示聖地的故事,及為什麼要朝聖,進行問答,並在聖地引導禪修暨迴向祈願。
仁波切在第一場開示結束,並帶領全體學生唱誦〈求生淨土祈願文〉,為3月12日在加德滿都機場空難的受難者和傷者作特別迴向,祈願傷者速獲安樂,亡者往生西方淨土。
三大佛塔之首:斯瓦揚布大佛塔
這項在仁波切指示下,由亞洲德噶和國際德噶主辦的朝聖活動,是為期五天(3月11日至15日)的「德噶領袖營」其中一天的活動。
3月12日早上8:00,在著名地標:斯瓦揚布大佛塔前山佛陀、四臂觀音和蓮師三尊大佛像前集合,約200人分組循繞塔道步行往山上佛塔集合。
這個尼泊爾三大佛塔(斯瓦揚布大佛塔、寶大滿願大願塔、南無布達佛搭)之首,傳說佛搭之下的山中,有一個往昔加德滿都還是一個大湖時從湖中自然湧升的自生佛塔,至今仍在山裡,但因安全考量,尼泊爾政府封閉了通往自生佛搭的地道。這裡,千百年來包括蓮師、馬爾巴大師,和「二勝六莊嚴」的龍樹菩薩、無著菩薩等眾多成就祖師都在這裡修持過、加持過,是修行人連結傳承加持、開啟自心修持力的吉祥聖地。
聖地修持,掌握三要點
一、皈依發心:
你為什麼要朝聖,要到聖地修持呢?
你並不只是為了自己,你也為了家人、朋友,和一切有情眾生而做這個修持。真正的聖地,其實不在別處,就在我們的內在,是我們的心,我們的自心本性,就是究竟的聖地;相對的聖地,就像這裡,充滿歷史和記憶,充滿了緣起相對的力量。世俗諦一切現象,都具備性相定義、特性,比如火就具有熱且燒的特性,沒有火就沒有熱且燒;聖地因為千年來有無量的修行人在這裡禪修、發願,因而充滿了緣起相依的力量,如果你來這裡修持,就可以得到正向的緣起力量,這就是「加持」。
了解這一點,來這裡朝聖就很有利益;不了解這一點,就算你生在這裡,也沒有太大好處。所以,朝聖首先就要認識這一點,要憶持自己利益一切有情的發心。
二、相對和究竟的修持:
要觀想無量諸佛菩薩示現在你面前虛空中,你以虔敬心對祂們作皈依和頂禮、供養、懺悔等七支供養。
(二)勝義修持:
同時,我們可以做禪修,連結你的心,連結那往昔無量在這裡做思維、修持和發願的證悟之心,接著安住在心性或空性之中,這就是勝義修持。
三、迴向:
最後要迴向修持的功德,給家人、朋友,特別是那些生病的或往生的親友,還有一切有情。
這樣的朝聖就會很有利益、很有意義。
見聞嘗觸憶,五種解脫善種子
仁波切說這個問題很好,對聖地的小狗、小鳥這些小動物來講, 牠們當然不懂什麼發心等等的朝聖修持三要點,那牠們不帶任何正向動機的繞塔有意義嗎?有的,就是在心流之中種下解脫的種子,未來世這些善種子會成熟,當然不是在這一世,但因為這個解脫種子已經種下,有一天牠們會有機會證悟。
佛經裡也記載了這樣的故事,仁波切說:有個佛塔造在一條河旁,有一天河流汜濫,河水沖破堤防,旁邊一棵樹上的一隻小蟲掉到水裡,也被沖得繞著佛塔轉了三圈,雖然小蟲是無意識的被水帶著繞塔,但以這樣繞塔種下的善種子,未來世這隻蟲也得到了解脫的機會。
仁波切補充說,佛法中有依「見、(聽)聞、嘗、觸、憶(念)」五種方式種下解脫善種子,傳統稱「見解脫」、「聞解脫」、「觸解脫」等方式,聖地的這些小狗小鳥正在以這些方式,在心流之中種下證悟的種子,未來世牠們也會有機會解脫。
此外,也有學生問到佛塔的功德利益,仁波切說,佛塔是佛陀意功德的表徵,象徵佛陀證悟的心(佛身的象徵是佛像,佛語的象徵是佛經),所以藏傳佛教非常重視繞塔修持,表示連結佛陀的證悟之心。
至於尼泊爾的佛塔和印度佛塔不同,塔上方有四面,都會畫上佛眼,仁波切說,那是代表自心本性中的明性,就是張開智慧之眼。
仁波切開示之後,給全體學生留下一小時的修持時間,學生們有的依仁波切剛才教導的三個要點,就地禪修,有的繞塔發願,把握難得的機會,在這無數成就者的修持之地,領受緣起的加持,連結究竟的聖地:自己的心。
金剛乘的「菩提迦耶」:
蓮師阿修羅洞
大約10:00,結束第一個朝聖點斯瓦揚布佛塔的修持後,大家分乘三輛大巴士,在乾季的漫天風塵和起伏的山路中,往帕聘前進,大約下午1:30,抵達同時擁有蓮師證悟地阿修羅山洞、金剛亥母廟和自生度母廟三個聖地的聖地群。
大家首先爬了幾百公尺階梯,氣喘吁吁的到達蓮師證悟地阿修羅山洞旁,由仁波切父親烏金祖古仁波切所建造,目前由仁波切兄長措尼仁波切作維護管理的寺院,200多個學生,把主殿和其他兩個小殿擠得滿滿的,等候仁波切作這趟朝聖行的第二場開示。
2:00左右,仁波切進入學生坐得摩肩擦踵的主殿,依上午開示的「朝聖修持三要點」,首先帶大家做「皈依發心」和「四無量心」的唱頌,接著因為應學生請求,要在這個蓮師聖地口傳,所以全體學生先唱〈獻曼達〉、〈請轉法輪〉請法。
仁波切接著介紹,這個聖地,可以說是藏傳最重要的聖地之一,因為藏傳佛法密咒乘的起源:蓮花生大士,就是在旁邊的阿修羅山洞證悟的。如果對一般佛教徒而言,佛陀證悟地菩提迦耶,是最重要的聖地;那對藏傳佛法弟子而言,阿修羅山洞的重要性,就相當於菩提迦耶。關於這個聖地緣起的時空背景是這樣的,大約1500年前,出生於巴基斯坦,而在印度修持威名遠播的蓮師,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從印度經由尼泊爾到藏地去弘法。途經此處,安住在阿修羅山洞時,修持普巴金剛法並觀修心性,而達到證悟。
連結蓮師證悟之心,安住自心本性
「那什麼是證悟之心?」仁波切說,就是你的自心本性,「它長怎樣?」它超越概念,但就在此處,你可以經驗到它,你的當下之心,你的平常心,就是證悟之心,但你卻認不得。所以接下來我們要一起做禪修,但在禪修之前要先口傳。
仁波切先介紹藏傳佛法的學習,要具備三要素:灌頂、口傳和教授,今天要做的就是其中之一口傳。仁波切接著說:現在觀想蓮師顯現在面前,他是一切諸佛菩薩、你一切老師的總集,現在祈請蓮師賜予加持,消除你及一切有情所有的障礙、痛苦、概念心、瘋猴子心。現在口傳〈蓮師七句祈請文〉,大家跟著一起念誦(藏文):
鄔金剎土西北隅,蓮花花莖胚芽上,
稀有殊勝妙成就,得大名稱蓮花生,
周圍空行眾圍繞,我隨本尊勤修持,
祈賜加持祈降臨,咕嚕貝瑪悉地吽。
接著口傳蓮師心咒,一起唱頌三次:
嗡啊吽 班雜咕嚕 貝瑪悉地吽!
嗡啊吽 班雜咕嚕 貝瑪悉地吽!
嗡啊吽 班雜咕嚕 貝瑪悉地吽!
現在觀想蓮師化成光
這個光是一切證悟之心的精華
這個光從你的頭頂融入你。
因為蓮師加持力與你的虔敬心
現在你的赤裸覺知鮮明靈活的展現著
那就是你的平常心
現在你的心已經在禪修中了,
認出它,和它在一起。
你的平常心知道一切
但當你看著這份了知
卻很難形容,難以執取;
雖然它很難形容
但它就在這裡!
你一要執取,就失去它
你會覺知到恐懼
所有的概念、情緒、投射都可能生起;
然而那份對恐懼的覺知
也是超越一切的,是無限的
是完全自由和開放的
遍在一切處
不管你是不是在安住、在禪修
它無所不在又無處可尋
無論你怎麼做、怎麼想
它已經在那裡。
這就是真實的蓮師
真實的證悟之心。
接著仁波切口傳了大圓滿祖師極喜金剛的
三句口訣(椎擊三要):
第一要直指本來面目,
第二要唯於此中快斷,
第三要對於解脫得把握。
蓮師洞口「大手印」的真實故事
在三種口傳和引導之後,有學生問起阿修羅洞口那個著名的手印緣起,仁波切說,傳說有很多,但據我了解的其中一個真實版本是這樣的:
我父親烏金祖古仁波切有一位西藏朋友,他來到尼泊爾朝聖,到了阿修羅洞做禪修,得到非常好的覺受,他覺得一切都明空雙運的,覺得自己簡直可以穿牆入壁了……
他覺得很興奮,試著讓自己平靜下來。因為這是蓮師證悟聖地,他接著就準備修一座普巴金剛法,為了修法,他準備要做多瑪,多瑪就是一種西藏的酥油雕塑,他採了一些花揉進酥油裡作紅色顏料。就在他手上沾滿紅色酥油時,忽然生起一個念頭:「也許我應該去拍一下石頭,看看會怎樣」。
接著,他伸手一拍,覺得岩石柔軟得像酥油一樣……其實是因為手上那坨酥油。「啊,原來我還沒成佛。(還沒辦法穿牆入壁!)」他這下才真的覺得自己應該鎮定一下,就好好的修了一座普巴金剛法。
「所以,下次你們禪修有好覺受,記得要先鎮定一下啊。」仁波切哈哈大笑的說。
性弘法師指導開示:蓮師化光融入內心的禪修,跟我們共學前行的觀想有絕對關係,也是密法融入空性的重要觀想禪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