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就是我們從此回頭、走上還歸法界之路的時刻。過去從清淨法界裡墮落,一直沉陷錯亂之中,由最初一念入於輪回幻夢,之後以夢中的各種迷亂標準,認錯為對、認顛倒為真實。這一切錯亂的根源無非是執著人我和法我,從而一直計較、執著,處在各種狂亂的造作當中不知自返。
如今隨學普賢行願,目的就是要踏上回歸之路。這條心路以發願作為起點,而且並不局限在很低淺的層面上。善根深厚的人,從發願起始就已經向最高的境界看齊,他的願終歸只有一個——回歸法界。
學習十大願王正是要把握這一要點。否則,可能很多修學者只是從偈頌知道要發願生生世世出家,讓善知識常生歡喜,或者要利益眾生等等,卻根本不瞭解發普賢行願的目的是還歸法界、證入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於是不但沒有搞清楚基本方向,也落空了最根本的要點,就很可惜。
不僅如此,對於《行願品》所說的以導歸極樂來迅速完成普賢大願,也根本無法圓融貫通——為什麼如此不可思議的願王,通過往生極樂世界就能現前成就。原本需要經過無數劫才能達到的高深地道,通過在即生中發起普賢行願,臨終往生極樂世界,依彌陀願海的威神力加被,竟能迅速圓成!他不知道為什麼《普賢行願》會屬於淨土經典,對於淨宗學人修學普賢行願也感到大惑不解。
其實,發普賢行願是往生淨土最大的「助推器」,此中緣起的迅捷在於它是直接去往還歸法界的方向(相比而言,缺少了普賢行願,在修行淨土的進程上就差了許多);而且此願一經確立必定速疾成就,因為往生後蒙佛力加被,行願也得以開發。
由此可見,把整個普賢行願完全在自己內心樹立起來才是當前的關鍵。